[发明专利]一种气体自动采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296583.2 | 申请日: | 2013-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9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 发明(设计)人: | 高吉喜;蔡邦成;彭禹;张后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N1/24 | 分类号: | G01N1/2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 地址: | 21004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体 自动 采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体采集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静态箱气体的自动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大气污染物采样分为两类,一是粒子状污染物的采样,二是气体或蒸汽状污染物的采样。采集气体状或蒸汽状污染物常用的方法有直接采集法、液体采集法和固体采集法。直接采集法是用采样袋、真空采样瓶或大型注射器直接把气体状污染物采集在容器里。采样袋(如塑料采样袋和球胆采样袋)、真空采样瓶的采样体积都在1L以上,大型注射器的采样体积一般不小于100mL。相比于采样袋和真空采样瓶,采用注射器捕气在分析气体时不需要再进行二次抽气,可直接用注射器向气体分析仪器中注入气体进行气体分析,节省了时间。
然而,采用注射器捕气时,很大一部分是采用手工作业,即人为地使用医用注射器手工抽气进行气体的捕集。在使用较多的静态箱法中,往往是手工循环地对静态箱中的气体进行采集,这种方法有很多缺点:第一,因为是人工操作,所以对同一平台的不同静态箱的气体采集存在时间差,会直接影响所采集气体的准确性;第二,在时间的控制上,人为操作不能保证每个静态箱同时进行气体采集,因此,人为操作需多花费n(n为同一平台静态箱的个数)倍的时间;第三,当气体采集场所排放大量的刺激性气体时,采气人员不可避免地会长时间接触这些气体,这对采气人员的健康会造成极大的危害,特别是在高温、雨雪等特殊天气情况下,气体捕集工作很难开展。因此,减少采气过程人为误差及人为活动在采气过程中的参与显得十分必要。
目前,已有关于气体自动采集装置的专利公开,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10162792.9,申请日为2011年6月16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全自动多通道气路切换大气采样装置,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多通道气路切换大气采样装置,可用于各种大气采样系统,它包括大气采样器、密闭多通道气路切换装置和控制单元,该申请案的全自动多通道气路切换大气采样装置,能广泛应用于环境气体检测领域,根据工作需要,通过对气路的切换来控制大气采样器采样过程中各个通道的连通或关闭,从而控制各个采样通道样品采集的时间以及顺序,具有体积小,能耗低等优点。其不足之处是:(1)采气过程中人为参与过多,这会为气体采样带来误差;(2)当气体采集环境很差时,会对该装置操作者带来身体伤害;(3)操作复杂,取样效率低。
发明内容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气体采集装置自动化程度低以及采气过程中易产生人为误差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气体自动采集装置,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大大提高静态箱气体采集效率,且精度高。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一种气体自动采集装置,包括设备主体外壳、储备室、采气针筒、条形气室、外连接转化器、蓄电设备和控制系统,还包括抽拉机构、挤压机构、轮盘机构和三通自闭器,所述的设备主体外壳包括顶盖、壳身、第一侧盖、第二侧盖和底座;上述的顶盖、壳身与底座依次从上至下相连接,顶盖与底座通过中心轴相固连,上述的第一侧盖和第二侧盖与壳身相连接,所述的第二侧盖上安装有条形气室和外连接转化器,该条形气室与外连接转化器相连接;所述的轮盘机构固定于底座上,该轮盘机构用于采气针筒的承载与运转,所述的采气针筒的进气管道上安装有三通阀门;所述的抽拉机构、挤压机构和三通自闭器固定于顶盖下部,上述抽拉机构用于采气针筒中推杆的抽拉,挤压机构用于抽拉过程中采气针筒中筒身的固定,三通自闭器用于控制采气针筒中三通阀门的关闭;所述的储备室设置于顶盖与轮盘机构之间,所述的蓄电设备安装于底座上,该蓄电设备用于抽拉机构、挤压机构、轮盘机构和三通自闭器中动力装置的供电,蓄电设备还与控制系统相连接,所述控制系统用于该气体自动采集装置的控制。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抽拉机构包括第一直流电机、第一传动齿轮、第一带齿滑条、第一钢轴、第一钢轴外套和凹形卡槽;第一直流电机与顶盖下部相固连,第一直流电机的下部安装有第一传动齿轮,该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一带齿滑条相啮合,所述第一带齿滑条与第一钢轴相连接,所述第一钢轴穿过第一钢轴外套与凹形卡槽相连接,第一钢轴外套与顶盖下部相固连,所述采气针筒的推杆尾部卡合于凹形卡槽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65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舵机锥孔拂配大型工作台
- 下一篇:一种可生物降解植物纤维复合薄膜及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