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植物抗逆境能力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293835.6 | 申请日: | 2013-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8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霞;唐仁杰;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N15/29 | 分类号: | C12N15/29;C12N15/84;C07K14/415;A01H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陈静 |
地址: | 20003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植物 逆境 能力 方法 | ||
1.一种提高植物抗逆境能力或制备抗逆境能力增强的转基因植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杨树CBL10多肽的编码基因转入到植物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杨树CBL10多肽选自:杨树CBL10A或杨树PtCBL10B。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杨树CBL10A包括:(a)如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多肽;(b)将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缺失或添加而形成的,且具有(a)所述多肽的功能的由(a)衍生的多肽;(c)与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高于70%且具有(a)所述多肽的功能的由(a)衍生的多肽;或
所述的杨树CBL10B包括:(a’)如SEQ ID NO: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多肽;(b’)将SEQ ID NO: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缺失或添加而形成的,且具有(a’)所述多肽的功能的由(a’)衍生的多肽;(c’)与SEQ ID NO: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高于70%且具有(a’)所述多肽的功能的由(a’)衍生的多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包括:木本植物或草本植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木本植物包括:杨柳科植物,桑科植物,桃金娘科植物,松科植物,柏科植物,胡桃科植物,桦科植物,悬铃木科,锦葵科植物,椴树科植物,梧桐科植物,蔷薇科植物,蝶形花科植物,黄杨科植物,漆树科植物;或
所述的草本植物包括:禾本科植物,十字花科植物,茄科植物和豆科植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将外源的杨树CBL10多肽的编码基因转入木本植物组织、器官或种子,获得转化入所述基因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种子;和
(2)将步骤(1)获得的转入了所述基因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种子再生成植物。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提供携带表达载体的农杆菌,所述的表达载体含有外源的杨树CBL10多肽的编码基因;
(s2)将植物组织、器官或种子与步骤(s1)中的农杆菌接触,从而使外源的杨树CBL10多肽的编码基因转入植物。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逆境包括:高盐环境、热环境、干旱环境、氧化环境、渗透环境。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高植物抗逆境能力包括:
提高植物存活率;
增加植物株高;
增加植物生物量;
促进植物生长。
10.杨树CBL10多肽或其编码基因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提高植物抗逆境能力。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杨树CBL10多肽选自:杨树CBL10A或杨树PtCBL10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383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绿茶慕斯蛋糕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胶原蛋白硬糖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