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叶籽淀粉生物发酵法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93420.9 | 申请日: | 2013-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14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姜金仲;王超英;钱长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金仲 |
主分类号: | C08B30/00 | 分类号: | C08B30/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18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淀粉 生物 发酵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籽淀粉生物发酵法生产工艺,属于茶叶籽淀粉规模化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茶叶籽淀粉是指贮存在茶叶树(Camellia sinensis)种子子叶细胞内的淀粉,是茶叶树种子贮藏能量的一种物质形式。贮藏在子叶细胞中的淀粉粒多为单粒淀粉,电镜下呈近透明状;经脱水处理后的样品,可见到其切面有明显的辐射状裂缝。淀粉粒为圆形或近圆形,颗粒大小相差悬殊,小的只有1.00μm×1.32μm,大的可达7.92μm×12.54μm,平均为2.56μm×3.44μm(赖明志.茶籽子叶细胞中脂体、淀粉粒和蛋白体的形态结构电镜观察,茶叶科学,1996,16 (1):43-46),颗粒表观比重1.511g/cm3;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23.16%,支链淀粉含量74.19%;茶叶籽淀粉糊化起始温度为75℃,峰值温度为90℃,峰值粘度为14100mPa.s;95℃保温30min的粘度值8900 mPa.s,淀粉糊冷却至50℃时,粘度为15000 mPa.s。茶叶籽淀粉糊具有透明度低,冷稳定性较高,抗凝沉性强,胶凝性强等特点。茶叶籽淀粉糊化性能类似于红薯淀粉,可直接食用或用来做食品增稠剂、变性淀粉及胶粘剂等,也可以替代价格高的绿豆淀粉制作粉条。
目前,关于茶叶籽淀粉生产工艺的研究均还处在实验室试管阶段,其生产茶叶籽淀粉的工艺主要是通过浸提的方式来生产茶叶籽淀粉。现有的这种浸提生产茶叶籽淀粉的工艺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1)该工艺必须先粉碎,后提取:由于茶叶种子仁是在干燥状态下粉碎的,其粉碎的粒度就相对较大,影响淀粉的提取率。2)该工艺必须进行离心分离:由于离心分离在实验室试管阶段比较容易做到,而在大规模生产时却很难实现。3)该工艺流程复杂,规模化生产时难以造作。所以现有的茶叶籽淀粉生产工艺由于存在着工艺复杂、提取率低等问题,很不适合于大规模生产,还是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于规模化生产、并且工艺简便易行、提取率和生产率较高的茶叶籽淀粉生物发酵法生产工艺,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茶叶籽淀粉生物发酵法生产工艺为,取茶叶树种子为原料,先去除掉茶叶树种子的内、外种皮得茶叶籽仁,将茶叶籽仁放入22℃~30℃的温水中浸泡12~16小时后,放入磨浆机中并按液固比为1.7︰1的量加水磨浆,通过磨浆机将茶叶籽仁研磨成粒度小于100目的浆液,用100目滤布过滤浆液得滤液;将该滤液置于发酵容器内,保持温度在40℃~65℃之间,静止自然发酵10~24小时即得具有漂浮物及沉淀物的发酵液;待发酵完成后用80目漏勺捞出上述发酵液中的漂浮物,并倒出澄清液后得初级沉淀物;然后向该初级沉淀物中注入3~5倍初级沉淀物体积的清水,经充分搅拌均匀后得初级淀粉悬浮液,将初级淀粉悬浮液用100目滤布过滤后得淀粉悬浮液,将该淀粉悬浮液经沉淀后得淀粉沉淀物,将该淀粉沉淀物干燥后即得发酵法生产的茶叶籽淀粉成品。
上述在向初级沉淀物中注入3倍体积的清水后,其搅拌的时间不低于5分钟。
上述在对初级沉淀物注入3~5倍初级沉淀物体积的清水前,向初级沉淀物中加入3~5倍初级沉淀物体积的清水对初级沉淀物进行漂洗、沉淀后,倒出漂洗水,如此再重复漂洗、沉淀2~4次后,才对所得的初级沉淀物进行下道工序处理。
在上述漂洗时,使水温保持在45℃~65℃的温度。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将茶叶籽仁磨浆粒度小于100目,使更多的淀粉粒能从子叶细胞内扩散出来,增加了淀粉的产量。同时,本发明通过生物发酵的作用,使淀粉粒自然从浆液中沉淀出来,从而去除了现有工艺中的离心环节;此外,本发明通过生物发酵的作用,在没有添加任何化学物质的情况下进行生产,使产品的生产实现纯天然、无污染,有效地提高了淀粉食用品质。经测试,使用本发明的工艺,其淀粉的提取率可达80%以上,所制备的茶叶籽淀粉含粗蛋白0.28%、粗脂肪0.24%、水分8.51%、淀粉87.5%,本发明所生产的茶叶籽淀粉产品指标可以达到国家一级淀粉标准。因此,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不仅具有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产品质量好、提取率和生产率都高的优点,而且还具有投资少、所需设备价格低廉、生产成本低、适合于规模化生产等优点。本发明特别适合于在条件简陋的山区或农村推广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例:实施本发明的一种茶叶籽淀粉生物发酵法生产工艺时,所需的设备主要为茶叶籽内壳剥壳机和通用豆浆机,实施时, 取常见的茶叶树种子为原料,先采用传统方法去除掉茶叶树种子的内、外种皮得茶叶籽仁,将茶叶籽仁放入22℃~30℃的温水中浸泡12~16小时后,放入磨浆机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水进行磨浆,将其通过磨浆机研磨成粒度小于100目的浆液,其磨浆时的加水量按液固比为1.7︰1控制,所用的磨浆机可直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通用豆浆机(但要去掉内滤网),用市售100目细布过滤浆液得滤液;将该滤液置于发酵容器内,保持温度在40℃~65℃之间,静止自然发酵10~24小时即得具有漂浮物及沉淀物的发酵液;待发酵完成后用80目漏勺捞出上述发酵液中的漂浮物,并倒出澄清液后得初级沉淀物;然后向该初级沉淀物中注入3~5倍初级沉淀物体积的清水,经充分搅拌均匀后得初级淀粉悬浮液(其搅拌的时间应不低于5分钟),将初级淀粉悬浮液用100目滤布过滤后得淀粉悬浮液,将该淀粉悬浮液经沉淀后得淀粉沉淀物,将该淀粉沉淀物通过自然干燥或传统烘干的方式干燥后即得发酵法生产的茶叶籽淀粉成品。为了得到品质更高的产品,在对初级沉淀物注入3~5倍初级沉淀物体积的清水前,可向初级沉淀物中加入3~5倍初级沉淀物体积的清水对初级沉淀物进行漂洗,其漂洗时的水温应保持在45℃~65℃的温度,然后进行沉淀后,倒出漂洗水,再如此重复漂洗、沉淀2~4次后,才对所得的初级沉淀物进行下道工序处理,这样即可生产出产品指标高于国家一级淀粉标准的茶叶籽淀粉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金仲,未经姜金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34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按摩专家的按摩手法学习系统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磁性自动转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