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真菌固态发酵生产脱落酸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88884.0 | 申请日: | 2013-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9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戚海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科瑞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7/42 | 分类号: | C12P7/42;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菌 固态 发酵 生产 脱落酸 方法 | ||
1.一种真菌固态发酵生产脱落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菌种制备
筛选正诱变的灰葡萄孢霉菌为生产菌种,再通过活化和扩大培养,形成平皿固态菌种,备用;
(2)发酵培养基制备
发酵培养基按照重量百分比的原料为:小米15-25%、大米15-25%、葡萄糖0.1-2%、蔗糖0.1-4%、蛋白胨1-4%、CaCO3 0.5-1.5%、Na2HPO4·12H2O 0.1-0.5%、Ca(HO)2 0.5-1.5%、MgSO4 0.01-0.05%、提纯残留物0.5-1%,其他成份为水;其中,提纯残留物是指发酵产物提取过程中分离浓缩得到的非脱落酸物质;
发酵培养基的制作方法:将所有原料混合,加水拌匀,置于蒸饭柜中进行预热处理;将预热好的培养基打散,称量分装到培养浅盘中,每盘装取400-800g培养基;将培养浅盘置于灭菌柜中,进行高压灭菌,备用;
(3)生产接种
将步骤(1)制备的平皿固态菌种碾碎,均匀分散到步骤(2)灭菌后的培养浅盘当中;每个培养浅盘使用2-4个平皿菌种;接种重量为培养基的6-10%;
(4)发酵培养
将已接种的培养浅盘移入发酵间,置于发酵培养装置中进行培养;培养模式如下:
培养0-48小时的平均温度为26.5-28.5℃、平均通气量为5-10L/100盘/天;
培养48-96小时的平均温度为26-28℃、平均通气量为15-20L/100盘/天;
培养96-216小时的平均温度为22-24.5℃、平均通气量为40-50L/100盘/天;
培养216-288小时的平均温度为25.5-26.5℃、平均通气量为10-20L/100盘/天;
(5)天然脱落酸提纯:对步骤(4)的发酵产物进行提纯即得天然脱落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菌固态发酵生产脱落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通过天然筛选、紫外诱变、硫酸二乙酯诱变、YAG倍频脉冲激光照射以及生产中动态筛选获得正诱变的灰葡萄孢霉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菌固态发酵生产脱落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中动态筛选的具体步骤如下:
菌种采集:在日常生产过程中,每批次随机选择10-50盘无污染、长势优良的发酵浅盘;从发酵浅盘中挑取菌种,置于PDA平皿中,26-30℃静止培养5-7天,制成待测试菌种;
发酵培养:将菌种接种于含培养基的发酵浅盘当中进行培养;培养条件与日常生产保持一致;
突变菌株检测:对发酵物中的脱落酸含量进行检测,测得待测试菌种的发酵率;若待测试菌种的发酵率无明显变化,则将其舍弃,对应的发酵产物并入日常生产,提取其中脱落酸;若出现正变株,则对其进行稳定性测试;
正变株稳定性测试:从正变株中挑出3-8株,并测定其传代3-8代的菌种发酵率;发酵培养条件与日常生产保持一致;若菌种在3-8代内未出现明显衰退,则视其通过稳定性测试;
正变株投入使用:将通过稳定性测试的正变株投入到生产使用中,并继续以上动态筛选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菌固态发酵生产脱落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通过培养基A对灰葡萄孢霉菌进行活化培养,所述培养基A按照重量百分比的原料为:土豆10-20%、琼脂1-3%、葡萄糖0.1-1%、乳糖0.1-0.5%、蔗糖1-2%、Ca(NO3)2·4H2O 0.01-0.05%、蛋白胨1-2%、Na2HPO4·12H2O 0.1-0.5%,其他成份为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菌固态发酵生产脱落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通过培养基B对活化的葡萄孢霉菌进行扩大培养,培养基B用于固态接种;所述培养基B按照重量百分比的原料为:小米5-10%、大米5-10%、葡萄糖0.1-1%、蔗糖1-2%、蛋白胨1-2%、Ca(NO3)2·4H2O 0.01-0.05%、Na2HPO4·12H2O 0.1-0.5%、琼脂1-3%,其他成份为水;所述小米、大米需蒸煮、过滤取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科瑞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科瑞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888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零件热处理用吊装叉
- 下一篇:一种矿山井口全液压高差补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