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87682.4 | 申请日: | 2013-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829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周利;王鹏杰;刘飒;邵志刚;衣宝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8/14 | 分类号: | H01M8/14;H01M2/16;H01M4/86;H01M4/88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熔融 碳酸盐 燃料电池 结构 | ||
1.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结构,包括隔膜及位于其两侧的平板状电极,其特征在于:
其隔膜是有序化隔膜,具有垂直于隔膜表面的、规则的通孔有序结构,通孔可以是六方六棱或圆形圆柱,有效孔径在50~200nm之间,材质为陶瓷材料,隔膜厚度在200~400um之间;
其电极为有序化电极,具有垂直于平板表面的、规则的通孔有序结构,通孔可以使六方或圆形孔道,孔径在300~600nm之间,材质为Ni或NiO或其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如LiCoO2包覆的NiO,或ZnO包覆的NiO),电极厚度在200~400um之间。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膜材质为在室温及650-700℃的高温熔盐中可以稳定存在的陶瓷材料(如LiAlO2(alpha型或gama型),MgO或者MgO包覆的LiAlO2);
所述熔盐电解质为62mol%Li2CO3+38mol%K2CO3或52mol%Li2CO3+48mol%Na2CO3。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有序化隔膜的制备过程如下:
1)首先采用二步阳极氧化法(以铝片为工作电极,石墨为对电极,电极间距为2.5~5cm,以0.2~0.3mol/L的草酸溶液为电解质,氧化温度为0~20℃,氧化电压为20~45V,一次氧化时间为2~8h,在(6wt.%H3PO4+1.8wt.%H2CrO4)混合液中浸泡8~12h,清洗后进行二次氧化,与一次氧化条件相同,氧化时间为4~40h)制备出满足上述各尺寸要求的通孔阳极氧化铝(AAO);然后以此为基底,在15℃碳酸锂的饱和溶液中反复浸渍-提拉,使浓度为0.1~0.3mol/L碳酸锂溶液充分进入到通孔氧化铝基底孔道内;最终浸入量为10~20mg;
2)将浸渍后的通孔氧化铝基底置于烘箱内烘干;
3)将烘干的通孔氧化铝基置于平板上,上面铺一层石英砂,置于马弗炉里焙烧,焙烧程序如下:
α-LiAlO2:从室温加热10h至450℃、450℃保温10h,再加热6h至700℃、700℃保温12h后降温到室温;
γ-LiAlO2:从室温加热10h至450℃、450℃保温10h,再加热6h至700℃、700℃保温12h,在加热5h至900℃、900℃保温4h后降温到室温。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有序化电极的制备过程如下:
1)在真空条件下,在AAO的一侧表面采用真空气相沉积一层3~5nm的Au;
2)同样在真空条件下浸入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溶液,以过氧化苯甲酰为聚合引发剂,在紫外线照射条件下生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3)然后用1~1.5mol/L NaOH溶液去除AAO模板,得到反向复制模板后进行电化学沉积Ni,去除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后便可得到有序化电极。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
其结构包括带有流场的电池端板,具有有序孔结构的阴极和阳极以及具有有序孔结构的隔膜;
所述熔盐电解质为62mol%Li2CO3+38mol%K2CO3或52mol%Li2CO3+48mol%Na2CO3;
其启动过程不需要几十甚至上百小时的隔膜焙烧过程,将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启动时间缩短至数小时;
由于其所用隔膜为有序化隔膜,有利于保持熔融碳酸盐,减少熔盐的流失,进一步增加电池寿命;另外,由于有序化隔膜的规则孔道结构,更有利于CO32-离子的传递,减少电池欧姆阻抗,进一步提高电池性能;
由于其使用电极为有序化电极,有利于维持三相反应界面的动态平衡,减少电极的极化,进一步提高电池性能;
与传统的隔膜和电极相比,所使用的有序化隔膜和电极的厚度上有所减薄,进一步减少了欧姆电阻和电极传质极化,有利于电池性能的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768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反激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微纳结构的钛酸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