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米糠硒蛋白与大豆蛋白复配胶囊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287485.2 申请日: 2013-07-10
公开(公告)号: CN103393103A 公开(公告)日: 2013-11-20
发明(设计)人: 方勇;胡秋辉;陈曦;胡兴锁;吴建苏;谢谋程;冯儒;杨文建;马宁;鞠兴荣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财经大学
主分类号: A23L1/29 分类号: A23L1/29;A23J1/1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10023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文***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米糠 蛋白 大豆蛋白 胶囊
【说明书】:

一、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保健作用的胶囊,特别涉及一种米糠硒蛋白与大豆蛋白复配胶囊,属于功能性食品加工领域。 

二、背景技术

食物蛋白的氨基酸模式与人体蛋白越接近,越能为机体充分利用,其营养价值也相对越高。食物蛋白质中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相对含量较低,使其它必需氨基酸不能被充分利用,造成蛋白质营养价值降低,这些含量相对较低的必需氨基酸,称为限制氨基酸 

硒是动物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有机硒主要以硒代氨基酸和硒蛋白等形式存在,我国有72%缺硒或低硒地区,这些地区的人们从当地食物中摄取的硒往往不够,机体免疫力下降,严重缺乏者患有克山病。因此,补硒对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具有重大意义。目前,通过食物链途径生物强化硒元素,改善缺硒人群硒营养状况,已成为功能食品研究热点之一。 

米糠中赖氨酸是第一限制氨基酸,大豆中甲硫氨酸是第一限制氨基酸。由表1可见人体需求的氨基酸模式与大米、大豆差异较大。本发明将米糠硒蛋白和大豆分离蛋白按照一定配比混合,可以使必需氨基酸相互补充,使其模式更接近人体必需氨基酸模式,以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表1人体、大米、大豆氨基酸模式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通过优化蛋白复配比例,获得具有促进身体生长发育、提高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和防治克山病的米糠硒蛋白复配胶囊。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一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米糠硒蛋白与大豆蛋白复配胶囊,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按照胶囊常规制备工艺制备而成:米米糠硒蛋白:50~90wt%,大豆蛋白:10~50wt%。不同质量百分比的米糠硒蛋白与大豆蛋白复配蛋白的营养评价见表2和表3,根据氨基酸比值系数法,不同质量百分比的米糠硒蛋白与大豆蛋白复配蛋白的RAA、RC、SRC值见表3,由SRC值的大小可看出,不同质量百分比的米糠硒蛋白与大豆蛋白复配蛋白营养价值排列顺序如下:米糠蛋白60wt%>米糠蛋白70wt%>米糠蛋白50wt%>米糠蛋白80wt%>米糠蛋白90wt%。通过配比实验,获得最佳蛋白质量百分比为:米糠硒蛋白:60wt%,大豆蛋白:40wt%。 

表2不同质量百分比的复配米糠硒蛋白的氨基酸含量 

单位:mg/g 

表3不同质量百分比的复配米糠硒蛋白的RAA、RC、SRC值 

*表示第一限制氨基酸 

不同质量百分比的米糠硒蛋白与大豆蛋白复配后的硒含量、蛋白纯度见表4。通过配比获得一种米糠硒蛋白与大豆蛋白复配胶囊,蛋白的纯度为85.6%-87.6%,硒含量为0.141-0.243mg/kg。本发明的米糠硒蛋白复配胶囊,以优质米糠硒蛋白粉为基础,依照氨基酸平衡原理,添加适量的大豆分离蛋白,品质保证、营养丰富,是良好的营养强化剂。 

表4不同质量百分比的复配米糠硒蛋白的硒含量和蛋白纯度 

四、附图说明

图1为富硒米糠复配蛋白和大豆分离蛋白对比图(A:复配胶囊;B:米糠复配蛋白粉;C:大豆蛋白粉)。 

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米糠硒蛋白粉的制备:取新鲜富硒米糠,研磨,过80目筛后,用正己烷在磁力搅拌器上脱脂两次,离心,将两次得到的沉淀置于通风橱中风干一夜。将以上步骤所得的脱脂米糠粉用0.09mol/LNaOH溶液进行碱提,重复 2次,离心,合并上清液。将所得蛋白质碱提液置于磁力搅拌器上,边搅拌边用HCl溶液调节至等电点,待沉淀析出,再离心,将沉淀水洗2次,所得蛋白质置于在-20℃冰箱中预冻一夜,第二天放入冷冻干燥机冻干24小时,置于万能粉碎机中粉碎后,过80目筛,取出后装入自封袋。 

(2)将步骤(1)得到的米糠硒蛋白粉与大豆蛋白按照以下质量百分数比例用小型胶囊填充机(JCT,吉首市中诚制药机械厂)混合均匀:米糠硒蛋白:60wt%大豆蛋白:40wt%。 

(3)将步骤(2)所得混合蛋白粉用精密胶囊填充板对0#型胶囊进行填充,收集胶囊,置于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80℃,0.1MPa,灭菌25min,收集成品。 

实施例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财经大学,未经南京财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74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