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持线路区间动态调整的公交运营方法及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285022.2 | 申请日: | 2013-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0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 发明(设计)人: | 刘刚;牟三钢;张新稳;李坤鹏;王宝山;刘振顶;李海波;苏士斌;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G1/133 | 分类号: | G08G1/1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京大律师事务所 11321 | 代理人: | 张璐;方晓明 |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支持 线路 区间 动态 调整 公交 运营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支持线路区间动态调整的公交运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公交车在进行区间运营过程中,其车载终端定时获取本公交车的GPS定位数据,并与预先存储的各站点的经纬度范围进行比较;
所述车载终端根据比较结果,若判断出本公交车驶入其中一个站点的经纬度范围内,则对该站点进行到站报站;
若判断出本公交车从该站点的经纬度范围内驶出,则:
所述车载终端根据调度终端之前发送的区间运营站点顺序列表中所记录的公交车在所述区间内一次往返行驶过程中,依次途径的各站点的顺序的信息,确定该站点之后即将到达的站点,并进行即将到达的站点的预到站报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间运营站点顺序列表是所述调度终端在所述公交车进行区间运营之前发送给所述公交车的车载终端的;以及
所述区间运营站点顺序列表中具体包括:所述公交车在所述区间内一次往返行驶过程中,依次途径的各站点的序号;其中,各站点的序号用以反映所述公交车在所述区间中一次往返行驶过程中,依次途径各站点的先后顺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间运营站点顺序列表中,所述公交车在所述区间上行方向行驶依次途径的各站点的序号依次为1~n,所述公交车在所述区间下行方向行驶依次途径的各站点的序号依次为n+1~2n;其中,n为所述区间中站点的总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终端根据调度终端之前发送的区间运营站点顺序列表中所记录的公交车在所述区间内一次往返行驶过程中,依次途径的各站点的顺序的信息,确定该站点之后即将到达的站点,具体包括:
若所述车载终端判断出该站点不是区间循环路线的末站,则将序号与该站点的序号相邻,并在该站点的序号之后的站点,确定为该站点之后即将到达的站点;
若所述车载终端判断出该站点是区间循环路线的末站,则将序号为1的站点确定为该站点之后即将到达的站点。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载终端每次获取所述公交车的GPS定位数据后,还包括:
所述车载终端根据当前获取的所述公交车的GPS定位数据,与之前获取的所述公交车的GPS定位数据计算出行驶里程;并将本次计算出的行驶里程累加到站间里程统计值上;以及
所述车载终端根据比较结果,若判断出本公交车驶入其中一个站点的经纬度范围内,则对该站点进行到站报站之后,还包括:
所述车载终端将所述站间里程统计值与该站点的相关信息,以及所述公交车的编号打包到数据包后发送到里程统计服务器后,将所述站间里程统计值清零;所述站点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站点的编号和序号。
6.一种车载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调度终端发送的区间运营站点顺序列表并进行存储;
列表解析模块,用于从所述信息接收模块接收的区间运营站点顺序列表中解析出公交车在区间内一次往返行驶过程中,依次途径的各站点的顺序的信息,并将解析结果进行存储;
GPS定位模块,用于定时获取所述公交车的GPS定位数据;
报站模块,用于将所述GPS定位模块获取的GPS定位数据与预先存储的各站点的经纬度范围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若判断出所述公交车驶入其中一个站点的经纬度范围内,则对该站点进行到站报站;若判断出所述公交车从该站点的经纬度范围内驶出,则根据所述列表解析模块解析出的各站点的顺序的信息,确定该站点之后即将到达的站点,并进行即将到达的站点的预到站报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站间里程统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GPS定位模块当前获取的所述公交车的GPS定位数据,与之前获取的所述公交车的GPS定位数据计算出行驶里程;并将本次计算出的行驶里程累加到站间里程统计值上;
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报站模块进行到站报站后,将所述站间里程统计值与到站站点的相关信息,以及所述公交车的编号打包到数据包后发送到里程统计服务器后,将所述站间里程统计值清零;所述站点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站点的编号和序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502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辅助刹车器
- 下一篇:抗肿瘤中药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