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光谱散射式颗粒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81213.1 | 申请日: | 2013-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8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魏永杰;李春雨;刘翠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2 | 分类号: | G01N15/02;G01N15/06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002 | 代理人: | 李益书 |
地址: | 30013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光谱 散射 颗粒 测量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光谱散射式颗粒测量方法。适用于颗粒粒度和浓度测量。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进程的加快,和为适应环保工作的要求,需要对工业进程中的颗粒样品及环境中的颗粒进行测量。例如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称为PM2.5,它们对人体危害更大,需要重点测量。由于光散射测量方法直接获得颗粒的散射信号,其测量周期短,实时性好,被广泛研究和应用。光散射方法一般采用的入射光源为单一波长或几个波长的光源,在测量过程中,存在一些困难。
(1)小颗粒散射信号微弱,一般采用会聚式光路,测量区的颗粒少,代表性差,同时接收到的总的散射信号小。
(2)接收端光电探测器少,采样点少,结果稳定性差,标定困难。
(3)为了区分颗粒散射信号随散射角变化的特征,要求光电信号接收面积小,因而信噪比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光散射测量颗粒粒度和浓度方法中,数据采样点少、信号微弱而影响测量结果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连续光谱散射式颗粒测量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连续光谱散射式颗粒测量方法(如图1所示),具体步骤是:
由光源(1)发出连续波长的光经准直透镜(2)后照射在待测颗粒样品(3)中,经待测颗粒散射后由聚焦镜会聚于一点;
将光谱仪(一般采用光纤导光)的接收端口(或光纤端口)置于聚焦镜的会聚点位置,待测颗粒的散射光信号导入光谱仪进行分析,得到不同波长散射光的强度分布,通过数据反演得到待测颗粒物粒度和浓度。
本发明方法涉及的这种激光粒度仪由连续波长光源(1)、准直透镜(2) 、聚焦镜(4)和光谱仪(6)组成。所述待测颗粒物位于准直透镜(2)和聚焦镜(4)之间。将连续波长的颗粒散射信号会聚到聚焦镜的一点,由光谱仪接收并进行分析。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连续光谱散射式颗粒测量方法,将大范围散射角度的散射信号会聚后导入光谱仪,光电信号接收面积大,提高了信号强度;采用连续波长光谱的光源作为入射光,相应的散射信号由光谱仪分析,波长采样点多,数据信息丰富,提高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连续光谱散射式颗粒物测量方法示意图。
图2是计算得到的散射光强度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连续光谱散射式颗粒测量方法示意图。该方法所涉及的这种激光粒度仪包括:连续光谱光源(1)、准直透镜(2)、聚焦镜(4)和光谱仪(6)。
该方法的具体步骤是:
由光源(1)发出连续波长的光经准直透镜(2) 扩束准直后成为平行光,照射在待测颗粒样品(3) 样品场中,待测颗粒对光线发生散射,经待测颗粒散射后由聚焦镜(4)会聚到一点;
将光谱仪(6) (一般采用光纤(5)导光)的接收端口(或光纤(5)端口)置于聚焦镜(4)的会聚点位置,颗粒对不同波长的光线散射后,频谱分布不同,经会聚后由光谱仪分析,可得到不同波长散射光谱的强度分布,该分布对应待测颗粒物的粒度和浓度信息,通过数据反演,可得待测颗粒粒度和浓度。
图2是计算得到的散射光强图实例。其中颗粒粒度为0.1 - 2.5μm,光波波长为380 – 760nm,接收的散射角度为140 - 172度,将该接收散射角度范围内的光强会聚后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图2中所示光强度图谱。由图2数据可见,对于不同的粒径,其散射光强随波长变化的趋势不同,通过求解矩阵方程可以得到粒度和浓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12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柱塞泵用组合密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木材液化物纺丝液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