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灌汤虾仁水饺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281177.9 | 申请日: | 2013-07-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4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 发明(设计)人: | 柳培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培健 |
| 主分类号: | A23L1/10 | 分类号: | A23L1/10;A23L1/00;A23L1/30;A23L1/33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331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虾仁 水饺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灌汤虾仁水饺及其制作方法,属于食品领域。
背景技术
水饺因为其自身特点,是最早应用速冻技术的食品之一,被广大消费者所喜爱。现在市场中的水饺产品,普遍存在着产品质量差,口味单一的缺点。而且传统的速冻水饺工艺过程单一,成分单一,营养结构简单,不利于人体保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灌汤虾仁水饺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灌汤虾仁水饺,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组成:
虾20-30、五花肉30-40、白菜30-40、桑叶2-3、生地黄1-2、南瓜花1-2、向日葵花盘1.5-1.8、南瓜叶0.5-1、龙舌兰0.7-1.4、淫羊藿0.8-1.6、仙鹤草1-1.5、玉米须0.8-1.6、板栗叶0.8-1.2、食盐、酱油适量。
所述的灌汤虾仁水饺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质量份的虾洗净后,用其质量15-20倍的水,并用纱布将桑叶、生地黄、向日葵花盘、南瓜叶、龙舌兰、淫羊藿、仙鹤草、玉米须、板栗叶包裹,放入其中,用文火煎煮2-3小时,将虾与纱布分别捞出,剩下的汤汁放入分格子的模具中放入冰柜中冻成块,所得冰块为长2-3cm的正方形;虾取出后,去头去壳,得虾仁;
(2)将所述质量份的五花肉切成小块,加入所述质量份的白菜和虾仁,一起放入绞肉机中,绞碎后取出,加入适量的食盐和酱油,搅拌均匀;
(3)然后将上述制得的馅料放入饺子皮中包制,其中每个面皮中加入一个步骤(1)制得的虾汁冰块,成型的水饺输送到-30- -34℃的速冻冷链速冻成型,然后将速冻好的水饺进行包装变成,成品在-13- -15℃的冷库中贮藏。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通过对虾体的煮制,其虾脑液完全溢出,煮后的虾体剥壳容易,同时,将虾汁冻成块,保留了虾汁的鲜味,虾汁以固体形态存在有利于饺子皮的包裹,当饺子再煮时,虾汁解冻,虾汁液会溢满饺子内部与馅料充分融合,入口后,虾的鲜味得到充分感受。同时,虾汁中有桑叶、生地黄、南瓜花、淫羊藿等多种具有降血压功用的中草药的提取液,使得本发明水饺具有了控制及预防高血压发生的作用,适合高血压患者食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灌汤虾仁水饺,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组成:
虾30、五花肉40、白菜40、桑叶2、生地黄2、南瓜花1.5、向日葵花盘1.5、南瓜叶0.8、龙舌兰1.2、淫羊藿1.3、仙鹤草1、玉米须1.3、板栗叶0.8、食盐、酱油适量。
所述的灌汤虾仁水饺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质量份的虾洗净后,用其质量20倍的水,并用纱布将桑叶、生地黄、向日葵花盘、南瓜叶、龙舌兰、淫羊藿、仙鹤草、玉米须、板栗叶包裹,放入其中,用文火煎煮2小时,将虾与纱布分别捞出,剩下的汤汁放入分格子的模具中放入冰柜中冻成块,所得冰块为长2cm的正方形;虾取出后,去头去壳,得虾仁;
(2)将所述质量份的五花肉切成小块,加入所述质量份的白菜和虾仁,一起放入绞肉机中,绞碎后取出,加入适量的食盐和酱油,搅拌均匀;
(3)然后将上述制得的馅料放入饺子皮中包制,其中每个面皮中加入一个步骤(1)制得的虾汁冰块,成型的水饺输送到-32℃的速冻冷链速冻成型,然后将速冻好的水饺进行包装变成,成品在-14℃的冷库中贮藏。
本发明通过对虾体的煮制,其虾脑液完全溢出,煮后的虾体剥壳容易,同时,将虾汁冻成块,保留了虾汁的鲜味,虾汁以固体形态存在有利于饺子皮的包裹,当饺子再煮时,虾汁解冻,虾汁液会溢满饺子内部与馅料充分融合,入口后,虾的鲜味得到充分感受。同时,虾汁中有桑叶、生地黄、南瓜花、淫羊藿等多种具有降血压功用的中草药的提取液,使得本发明水饺具有了控制及预防高血压发生的作用,适合高血压患者食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培健,未经柳培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11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