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石墨烯量子点化学气相沉积合成碳纳米管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80242.6 | 申请日: | 2013-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2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刘芸;徐明瀚;胡南滔;张亚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1/02 | 分类号: | C01B31/02;B82Y4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郑立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石墨 量子 化学 沉积 合成 纳米 方法 | ||
1.一种基于石墨烯量子点化学气相沉积合成碳纳米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石墨烯量子点溶液滴加在硅片上,干燥后备用;
步骤2,将硅片放入石英舟中;
步骤3,将石英舟置于管式炉中石英管中间区域,关闭石英管两端阀门后开启冷却循环水;
步骤4,开启真空泵,通入氩气净化干燥化学气相沉积炉,调节抽气量使压强稳定;
步骤5,开启加热系统,氩气氛围下升温至650~900℃;
步骤6,通入碳源,调节气体流量和抽气量,使石英管内压强保持稳定;
步骤7,反应一段时间后,关闭加热系统,停止通入碳源和氢气,调节抽气量使压强稳定,待系统冷却至300℃以下后,停气,关闭化学气相沉积炉电源、真空泵电源和循环水系统;
步骤8,系统冷却至室温后取出样品,硅片表面即得碳纳米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石墨烯量子点化学气相沉积合成碳纳米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石英舟长度为20~30cm,内径5~1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石墨烯量子点化学气相沉积合成碳纳米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调节抽气量使石英管内压强为10~100P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石墨烯量子点化学气相沉积合成碳纳米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碳源为:乙炔、乙烯、甲烷、丙烯、丁烷之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石墨烯量子点化学气相沉积合成碳纳米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气体流量为:氩气流量150~250sc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石墨烯量子点化学气相沉积合成碳纳米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气体流量为:碳源流量10~50sc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石墨烯量子点化学气相沉积合成碳纳米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压强为3000~8000Pa。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石墨烯量子点化学气相沉积合成碳纳米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反应时间为1~6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石墨烯量子点化学气相沉积合成碳纳米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停止通气后,调节抽气量使压强为10~100Pa。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石墨烯量子点化学气相沉积合成碳纳米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所需装置包括5个部分:真空泵、化学气相沉积炉、供气系统、冷却循环水系统和石英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024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