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旱地小麦节水高产的栽培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75780.6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2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刘义国;林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C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旱地 小麦 节水 高产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的栽培方法,具体旱地小麦节水高产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北方旱作区年平均降水量在250-550mm之间,大部分地区降雨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0%-70%,冬春季节的降雨量只占10%-15%,春旱在北方地区发生的频繁相当高。夏季雨水相对较多,但雨量过于集中,阵雨、大雨、暴雨多,在丘陵山区,大多形成地表径流而流失,作物对雨水的利用率不足30%。近些年来,北方地区年降雨量变率比较大,除春旱以外,伏旱、秋旱、春夏连旱、夏秋连旱、冬春连旱的情况也十分严重,所以在北方地区,是十年九旱、三年两头旱、年年有小旱、五年十年一大旱。我国将近一半面积的耕地经常受到干旱缺水的威胁。因为“三水循环”障碍,以及旱区范围不断扩大、干旱程度持续加剧的干旱趋势,使本已短缺的水资源,益发捉襟见肘。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其生长季节是我国北方干旱严重时期,小麦产量长期以来低而不稳,这一方面是由于干旱的经常性威胁,另一方面,降水资源的非充分利用也为更为重要的直接性原因。因此,通过改良小麦抗旱节水生产技术来提高旱地小麦产量对于应对干旱和保障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的旱地小麦生产技术主要是:
一、耕作:旱地小麦多采用深耕蓄墒、浅耕保墒,隔年轮耕,增加耕层对降水的积蓄量。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早耕,深度20~25cm,土层厚的地块可深耕到30cm以上,以利接纳较多雨水。要做到随耕随耙,耙透耙平,以减少失墒,等待播种。
二、肥料:亩施优质有机肥2000kg以上的基础上,配方施足无机肥,纯氮10-15kg,磷(P2O5)8-10kg,钾(K2O)5kg,硫酸锌1kg,硼砂0.5kg。上述总施肥量中,将全部的有机肥、磷肥、钾肥、70%~80%的氮肥、锌肥、硼肥结合深耕全作基肥施入土壤,于第2年春季土壤返浆期开沟追施剩余的20%-30%的氮肥(或者小麦返青后借雨追施)。
三、选用抗旱性强、分蘖力强、根系发达、株型紧凑、成穗率高、抗寒性好的半冬性品种。种子包衣,适期畦作播种,适期时土层厚、地力好的旱肥地亩播量8kg左右,土层较薄、肥力较低的中低产旱地亩播量10kg左右。
四、小麦播种后及时镇压,踏实土壤,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对缺苗的地块要及时补种。要求每亩基本苗12-16万,冬前主茎叶片6-7片,冬前总蘖数70-80万,春季总蘖数80-100万,亩穗数50万左右。播后至越冬、返青至拔节2个阶段及时进行划锄,对保墒防旱有明显效果,特别是早春应采用先镇压后划锄。
五、加强春季管理于早春土壤返浆期借墒追肥,要结合划锄灭除杂草。旱地麦田红蜘蛛、蚜虫等害虫危害严重,应及时防治。生育后期、中后期易出现脱肥现象,要进行根外追肥或借墒追肥,可酌情喷施黄腐酸、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以延缓衰老,提高粒重。蜡熟末期,适时收获。
综上所述,采用以上技术存在以下缺点:
1、肥料需分次施用,追施时受限于小麦返青后的降雨,如果没有降雨条件,又没有灌溉,会造成肥料追施不上的情况,影响小麦后期的生长发育,出现脱肥现象。且追施肥料费工费时。
2、旱地小麦生产技术由于对旱地小麦产量形成机理的产量要素把握不准确,后期群体发展不足,产量三要素不能协调发展,一般产量较低,旱肥地亩产400公斤,旱薄地亩产往往低于300公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旱地小麦节水高产的栽培方法,它以肥料的早深施来增加冬前根系下扎,增加根冠比,使根系充分吸收深层土壤的水分和养分,采用均行平播增加旱地小麦群体,培育壮苗,采用合理的群体管理策略,在大群体的基础上的穗粒数和千粒重同步提高来增加旱地小麦产量;不仅减少了小麦生育后期需要等雨追施的风险,而且省工省力。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栽培方法:施肥—耕作—品种选择—平播—群体控制—运用中耕和镇压保墒防旱。
所述的施肥为旱地一般土壤干旱,养分少,土壤结构不良,旱地缺水常与土壤瘠薄相伴随,在施肥上不仅要满足当季增产需要,还要施足肥料培肥地力。旱地小麦主攻方向是地上增蘖增穗,地下促深层根系发育,肥料运筹要突出早、深的特点。一般亩施有机肥3000~5000千克,纯氮16千克、五氧化二磷12千克、氧化钾8千克左右,硫酸锌1千克,硼砂0.5~1千克。所施肥料结合深耕全做基肥施入土壤,以促进小麦苗期营养生长和冬前分蘖,增加亩穗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农业大学,未经青岛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57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