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遥感影像融合效果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2367.4 | 申请日: | 2013-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3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董张玉;王宗明;刘殿伟;任春颖;汤旭光;贾明明;丁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5/5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杨立超 |
地址: | 15008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遥感 影像 融合 效果 评价 方法 | ||
1.一种遥感影像融合效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遥感影像融合效果评价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原始待融合影像的预处理;
步骤二:预处理后的多光谱影像与全色影像进行融合处理,得到融合后的结果影像;
步骤三:对融合前后的影像进行面向对象分割,得到分割后的遥感影像;
步骤四:采用分类规则,对分割后的遥感影像进行分类,得到融合前后影像的分类结果;
步骤五:从生产精度、用户精度以及Kappa系数三个角度对分类结果进行精度评价,对比分析融合前后影像的分类精度实现融合效果评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遥感影像融合效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原始待融合影像的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二次多项式法对原始多光谱影像进行几何配准,使其与全色影像保持几何一致性;
采用最邻近插值法对多光谱影像进行重采样,使得待融合影像的像元大小一致;
在以上处理的基础上,裁剪出试验区域影像,获得相同区域原始多光谱与全色待融合影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遥感影像融合效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对预处理后的多光谱影像与全色影像进行融合处理,得到融合后的结果影像中,多光谱影像与全色影像进行融合的原理是:采用一定的融合方法对预处理后的多光谱影像与全色影像进行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遥感影像融合效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的对融合前后的影像进行面向对象分割,得到分割后的遥感影像,其中面向对象分割的原理是:根据需要选定纹理、均值、颜色或形状特征,将影像分割成各特征区域,并从中提取出感兴趣区域的技术和过程,使得具有相同或相近特征性质的象元在同一区域内,而具有明显差异特征的象元则在不同区域内,每一个区域作为后期影像分类的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遥感影像融合效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的采用分类规则,对分割后的遥感影像进行分类,得到融合前后影像的分类结果,其中,分类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利用NDVI结合形状指数能够区分出耕地,然后利用湿地指数区分旱地和水田;其次,亮度指数能够提取出居民点和交通用地,再利用形状指数区分居民点和交通用地;最后,采用湿地指数和亮度指数提取水库/坑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236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