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燃烧器制造玻璃微珠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1603.0 | 申请日: | 2013-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2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方红杰;王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龙游道明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19/06 | 分类号: | C03B19/06 |
代理公司: | 杭州之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6 | 代理人: | 张费微 |
地址: | 324400 浙江省衢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燃烧 制造 玻璃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造玻璃微珠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燃烧器制造玻璃微珠的方法。
背景技术
制造玻璃微珠时,要求中心火焰高度集中,外焰焰径范围较大,以保证玻璃微珠粉料能够在中心火焰处熔化并在外焰中滞留足够的时间,而目前使用燃烧器制造玻璃微珠时,或者中心火焰温度欠缺,导致玻璃微珠粉料无法完全熔化而降低玻璃微珠的性能,或者外焰焰径较小,导致大部分玻璃微珠粉料在外焰滞留时间不足,造成不圆珠以及生料大量增加的情况,使得其生产效率低且能耗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中心火焰温度欠缺、外焰焰径范围小、生产效率低且能耗高等缺陷,提供了一种新的利用燃烧器制造玻璃微珠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利用燃烧器制造玻璃微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往燃烧器的冷却水通道中通入冷却水并开启球化炉冷却系统;
(b)打开助燃风阀门,使助燃风流量控制在300m3/h-500m3/h,对通风孔进行预吹扫;
(c)经步骤(b)预吹扫完后,分别开启氧气阀门和燃气阀门,使氧气流量控制在110m3/h-180m3/h,使燃气流量控制在60m3/h-90m3/h,通过燃气管和氧气管分别往燃烧器中输入燃气和氧气,通过助燃通孔往助燃器中输入燃气,并引燃燃烧器和助燃器进行预热;
(d)经步骤(c)预热完后,分别调整氧气阀门、燃气阀门和助燃风阀门,使氧气流量控制在220m3/h-360m3/h,使燃气流量控制在120m3/h-180m3/h,使助燃风流量控制在600m3/h-1000m3/h,使燃烧器和助燃器处于正常燃烧状态;
(e)往燃烧器中进玻璃微珠粉料,进料速度范围为120kg/h-220kg/h,玻璃微珠粉料在燃烧器中的氧气带动下进入火焰焰心,并与火焰保持一致的方向从燃烧器产生的内焰进入助燃器产生的外焰最后进入到球化炉集料装置;
(f)熔融的玻璃微珠粉料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形成球体,并在球化炉冷却系统作用下凝固为玻璃微珠。
冷却水可防止燃烧器的温度过高而损坏燃烧器,球化炉冷却系统用于保证玻璃微珠的最终成型,预吹扫可以清除燃烧器内残留燃气及粉料,并测试助燃风机风压是否正常,防止点火时爆燃及燃气孔堵塞,并杜绝因助燃风机问题而产生不良产品,预热可以使设备的温度提高,为之后正常燃烧状态下的设备提供保温及减少火焰散热的作用,并减少玻璃微珠的不良率,燃烧时,玻璃微珠粉料将在燃烧器产生的高温内焰下熔化,并与火焰保持一致的方向进入助燃器产生的外焰中,由于助燃器的外焰范围大,熔融的玻璃微珠粉料将在外焰中滞留足够长的时间以保证玻璃微珠的成品率,最终进入球化炉冷却系统并凝固为玻璃微珠,用本发明方法制造出来的玻璃微珠,不仅品质和成品率高,且耗能低,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利用燃烧器制造玻璃微珠的方法,所述的步骤(b)中,使助燃风流量控制在300m3/h-400m3/h。预吹扫的效果更好。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利用燃烧器制造玻璃微珠的方法,所述的步骤(c)中,使氧气流量控制在110m3/h-140m3/h,使燃气流量控制在60m3/h-75m3/h。预热效果更好。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利用燃烧器制造玻璃微珠的方法,所述的步骤(d)中,使氧气流量控制在220m3/h-280m3/h,使燃气流量控制在120m3/h-150m3/h,使助燃风流量控制在600m3/h-800m3/h。在此范围内,既能保证燃烧器产生的火焰的温度以及助燃器产生的火焰的焰径,又能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利用燃烧器制造玻璃微珠的方法,所述的步骤(e)中,进料速度控制在145kg/h-200kg/h。在此范围内,能够保证玻璃微珠粉料被充分熔融球化,保证其成品率和生产效率。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利用燃烧器制造玻璃微珠的方法,所述的步骤(b)中,通风孔的预吹扫时间为20s-40s。在此时间范围内,既能保证预吹扫的效果,又能降低能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龙游道明光学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龙游道明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16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应力锚索桩板墙
- 下一篇:利用脉冲磁场进行氧化物冶金细化金属组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