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产品玻璃面板的制造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59853.2 | 申请日: | 2013-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528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瑞咏成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00 | 分类号: | G09F9/00;G03F7/20;C03C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产品 玻璃 面板 制造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产品的加工工艺,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制造电子产品玻璃面板的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手机,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汽车导航系统,MP4,上网本(Net Book),如i-Pad等电子产品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为了携带方便,人们对这些电子产品提出轻、薄小化的要求,因此这些产品的设计大多采用了小型平面显示器(Flat Display)。
这些平面显示器的尺寸小、精度要求高,在加工技术上有较大的难度,所以过去普遍采用透光率较好、表面硬度较大、耐划伤的压克力(Acryl)、PET等高密度高分子材料制造。
但是塑料产品的硬度低,容易被划伤,使用时间长了发生拉伸变形现象,因此使用寿命较短。最近日本、韩国等推出表面铅笔硬度高达玻璃硬度的高分子新型电子材料,但其价格非常昂贵,很难推广。
为了使显示器产品更漂亮、使用寿命更长、透光率更高,现在普遍用玻璃产品。传统的玻璃加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过程:1)把大片玻璃切割成小片(Scriber)、2)粗磨(Crude Grinding)、3)精加工(雕刻,Chamfering&Finish)、4)抛光(Polishing)或清洗、5)化学钢化(Chemical Strength)、6)抛光或清洗、7)丝印 (Screen printing)、8)制作ITO线路和银浆电极电极、9)防指纹镀膜(AF Coating)、10)最终检查、11)装出货。
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用金刚石刀具切割后经粗磨,细磨(雕刻)、打孔等复杂的制作工艺制造:
切割刀具只能切割成方形,而且切割面非常锋利、参差不齐。为了使电子产品(含手机)外观更美,电子产品的设计者们面板设计成多种形状,多种曲线,有孔或有V形槽的形状。加工这类产品需要很长的研磨过程才能完成。最大问题是在加工过程中玻璃不仅多次受外部的物理性撞击使强度降低,而且产生的玻璃屑、磨料划伤或污染玻璃表面,严重时发生面崩,边崩,划伤导致报废。
2)激光切割工艺:
此工艺采用特殊的高热量激光,利用瞬间产生的高温熔化、切割玻璃。由于玻璃是透明体不容易吸收激光能量,所以只有在很大的能量下方可熔化玻璃。其熔切面凹凸不平表现为锯齿状。最大的问题是因高温产生的内应力,破坏或降低玻璃强度。
3)高压水抢切割(Water Jet)后经粗磨,细磨(雕刻)、打孔等复杂的制作工艺制造:
此工艺的最大优点是一次可切割多片玻璃(叠放),而且切割成本低。但是切割面非常锋利、参差不齐,切割精度较差。最大的问题是在加工过程中玻璃不仅多次受外部的物理性撞击使强度降低,而且产生的玻璃屑、磨料划伤或污染玻璃表面。在雕刻时同样产生崩边。
4)干式蚀刻工艺:
这是中国发明专利电子产品用玻璃的加工工艺(申请号:200910182566.X;公布号:CN102020417)。该工艺具有很多优特点,在业界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应用,但存在以下问题:
1、蚀刻精度较差(200-300微米);
2、蚀刻面较粗糙,需要雕刻,在雕刻时同样产生边崩或面崩;
3、蚀刻速度较慢;
4、无法切割深度化学钢化后(钾离子渗透深度大于20微米)的水合硅酸铝玻璃(Alumina Silicate Glass),比如美国康宁(CORNING)公司的Gorilla系列玻璃,但可以切割旭硝子(ASAHI)公司的硅酸铝系列玻璃。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在不破坏玻璃本身强调的基础上对玻璃进行各种造型制造并保证其精度,且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的电子产品玻璃面板的制造工艺。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子产品玻璃面板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图形化转移,其具体流程如下:
1.1)双面贴感光抗蚀膜:用自动或手动贴膜机对玻璃面板双面同时密贴感光抗蚀膜,用热压辊在2-4kg/cm2的压力、1-2m/min线速度和75-85℃的温度下把感光抗蚀膜密贴在玻璃面板表面,贴膜时保证感光抗蚀膜内无任何气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瑞咏成精密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昆山瑞咏成精密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98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