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致变色玻璃、中空玻璃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57040.X | 申请日: | 2013-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3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崔平生;唐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53 | 分类号: | G02F1/153 |
代理公司: | 深圳冠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7 | 代理人: | 夏声平 |
地址: | 518067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色 玻璃 中空玻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能玻璃,尤其是一种新结构的电致变色玻璃、中空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空玻璃是一种良好的隔热、隔音、美观、实用的新型建筑材料。现有的中空玻璃一般包括两层或者两层以上的平板玻璃,平板玻璃之间形成有隔热、隔音的空腔。中空玻璃的两片或者多片玻璃是采用高强度、高气密性的复合粘结剂和间隔条粘结在一起的,在间隔条的内填充有干燥剂,如此可以确保隔音、隔热的空腔内保持干燥。
其中,平板玻璃有的采用电致变色玻璃。
电致变色是指材料的光学属性(反射率、透过率、吸收率等)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稳定、可逆变化的现象,在外观上表现为颜色和透明度的可逆变化。利用电致变色的这种性质制备的电致变色玻璃窗能对太阳光进行智能调节,可以在几乎所有与舒适节能有关的波段上实现光热的分波段自动调控。这种电致变色玻璃已经开始应用于建筑玻璃市场,被业界认为是下一代建筑玻璃的发展趋势。
目前,应用于建筑玻璃的全固态无机电致变色玻璃的膜层结构为:“玻璃/底部透明导电层/电致变色层/离子导体层/辅助电极层/顶部透明导电层”,在底部透明导电层和顶部透明导电层之间施加电场,在电场作用下辅助电极层“释放”出的锂离子(Li+)穿过离子导体层,进入电致变色层,从而实现变色。在这种结构中要求离子导体层具有良好的离子导通能力和良好的电子绝缘能力,并且该层的厚度要尽量薄才不至于影响整个器件的响应速率。目前大多采用真空磁控溅射的方式在玻璃基片上依次沉积各膜层,要得到离子导通能力强并且电子导通能力弱、膜层很薄的离子导体层在工艺控制上比较难以到达,很容易发生由于离子导体层不连续而导致电致变色层与辅助电极层直接接触的现象,引起器件失效;在生产上表现为良品率不高、无法完全释放产能。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结构的电致变色玻璃、中空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其可解决上述的工艺中良品率不高、无法完全释放产能的问题。
一种电致变色玻璃,其包括基片,该电致变色玻璃还包含依次形成于该基片上的离子阻挡层、底部透明导电层、电致变色层、第一锂离子导体层、辅助电极层、第二锂离子导体层、顶部透明导电层和保护层。
该离子阻挡层为SiOx,厚度为5~100nm;该底部透明导电层为AZO,厚度为50~850nm;该电致变色层为WO3,厚度为200~800nm;该第一锂离子导体层为LiWOx,厚度为5~250nm;该辅助电极层为NiVxOy,厚度为100~500nm;该第二锂离子导体层为LiNixVyOz,厚度为5~250nm;该顶部透明导电层为AZO,厚度为50~850nm;保护层为SiOx或者SiNx,厚度为5~100nm。
该第一锂离子导体层LiWOx是在锂化WO3的过程中自行形成的。
该第二锂离子导体层LiNixVyOz是在锂化NiVxOy的过程中自行形成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70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网络化综合智能插座及其实现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