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致变色玻璃、中空玻璃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57040.X | 申请日: | 2013-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3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崔平生;唐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53 | 分类号: | G02F1/153 |
代理公司: | 深圳冠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7 | 代理人: | 夏声平 |
地址: | 518067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色 玻璃 中空玻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电致变色玻璃,其包括基片,其特征在于:该电致变色玻璃还包含依次形成于该基片上的离子阻挡层、底部透明导电层、电致变色层、第一锂离子导体层、辅助电极层、第二锂离子导体层、顶部透明导电层和保护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玻璃,其特征在于:该离子阻挡层为SiOx,厚度为5~100nm;该底部透明导电层为AZO,厚度为50~850nm;该电致变色层为WO3,厚度为200~800nm;该第一锂离子导体层为LiWOx,厚度为5~250nm;该辅助电极层为NiVxOy,厚度为100~500nm;该第二锂离子导体层为LiNixVyOz,厚度为5~250nm;该顶部透明导电层为AZO,厚度为50~850nm;保护层为SiOx或者SiNx,厚度为5~100n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致变色玻璃,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锂离子导体层LiWOx是在锂化WO3的过程中自行形成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致变色玻璃,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锂离子导体层LiNixVyOz是在锂化NiVxOy的过程中自行形成的。
5.一种电致变色玻璃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清洗基片;
b、在该基片上沉积离子阻挡层;
c、在该离子阻挡层上沉积底部透明导电层;
d、在该底部透明导电层上沉积电致变色层,该电致变色层的材质为WO3;
e、锂化该电致变色层,形成第一锂离子导体层;其包括在该电致变色层上沉积Li,Li与WO3层表面的WO3自行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第一锂离子混合层LiWOx;与此同时,部分Li+还会扩散进入WO3层内部,与W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致使部分WO3处于着色态;
f、在该第一锂离子导体层上沉积辅助电极层,该辅助电极层的材质为NiVxOy;
g、锂化该辅助电极层,形成第二锂离子导体层;其包括在该辅助电极层上沉积Li,Li+会扩散进入辅助电极层NiVxOy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致使部分该辅助电极层处于漂白态,其中沉积的Li的量比实际所需的要多5%~15%,以提供足够的Li源,避免在多次的变色过程中Li的缺失;
h、在该第二锂离子导体层上沉积顶部透明导电层;及
i、在该顶部透明导电层上沉积保护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致变色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处理过程,该热处理过程是在沉积完保护层后再将镀膜后基片放入钢化炉,在670℃~710℃的温度范围内保温加热200~600秒;或者,该热处理过程是在沉积完保护层后再将镀膜后基片放入加热炉中,在250℃~450℃的温度范围内保温加热0.5~2小时。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致变色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处理过程,该热处理过程是在该基片镀膜过程中对该基片进行加热,加热的温度范围为250~450℃,加热时间与镀膜时间相对应。
8.一种中空玻璃,其包括第一玻璃、间隔元件及第二玻璃,该间隔元件位于该第一玻璃与该第二玻璃之间;该第一玻璃为电致变色玻璃,其包括基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玻璃还包含依次形成于该基片上的离子阻挡层、底部透明导电层、电致变色层、第一锂离子导体层、辅助电极层、第二锂离子导体层、顶部透明导电层和保护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704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网络化综合智能插座及其实现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