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及其油底壳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54484.8 | 申请日: | 2013-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1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杨宝;黄娟;姜波;荣超;栗明;聂标涛;范高峰;梁桂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00 | 分类号: | F01M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及其 油底壳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及其油底壳组件。
背景技术
油底壳位于发动机下部,可拆装,并与曲轴箱密封连接。作为贮油槽的外壳,油底壳的作用防止杂质进入,并收集和储存由柴油机各摩擦表面流回的润滑油,散去部分热量,防止润滑油氧化。
现有技术中,油底壳一般是为单层冲压件或单层铸铝件。由于整车大梁设于油底壳顶部的横向两侧,该油底壳的宽度方向尺寸与大梁内侧宽度基本相同,造成油底壳拆装不便,无法满足整车大梁对油底壳空间的限定。此外,该油底壳的深度方向尺寸也较大,裸露在驾驶室包角线以外的部分较多,在渣土或颠簸路面行驶时存在油底壳被碰坏的隐患。最后,该油底壳为整体式结构,因此更换时需要整体更换,造成较大浪费。
有鉴于此,亟待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对现有技术中的油底壳进行优化设计,使其满足大梁对油底壳空间的限定,并在满足储油量的前提下减小油底壳的整体高度,避免在颠簸路面行驶时发生磕碰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发动机及其油底壳组件,该油底壳组件顶端的宽度较小,整体深度也较小,既能满足大梁对油底壳空间的限定,也能避免油底壳组件发生磕碰现象,提高工作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的油底壳组件,包括油底壳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发动机的曲轴箱下方,所述油底壳连接于所述连接板下方,所述连接板设有与所述油底壳连通的通道,且所述连接板的宽度小于车辆的大梁内侧的宽度。
采用这种结构,由于大梁与连接板并排设置,将连接板的宽度设置为小于大梁内侧的宽度后,油底壳组件不会与大梁发生干涉,满足大梁对油底壳组件的宽度限制,便于操作人员对油底壳组件的安装和拆卸,以使油底壳组件与大梁的位置布局合理。
优选地,所述油底壳的宽度大于所述大梁内侧的宽度。
采用这种结构,由于油底壳设于连接板的下方,即设于大梁的下方,因此大梁对油底壳的宽度没有限制,将油底壳的宽度设置为大于大梁内侧宽度后,在储存相同油量的前提下,能够将油底壳组件的整体深度减小。这样,能够增大发动机与地面的距离,即使车辆在颠簸的道路行驶,也能够避免油底壳组件受到路面石块等物质的磕碰,提高整车的工作可靠性。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至少一个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油底壳为分体式结构。
采用这种结构,安装过程中,先将较窄、较薄的连接板与发动机的曲轴箱连接,然后在将油底壳与连接板连接。与现有技术中直接将重量较大、体积较大的油底壳安装于曲轴箱底部的方法相比,上述分体式结构的油底壳组件安装和拆卸较为省力、便捷。此外,采用上述分体式结构,如果由于路面过于颠簸而造成油底壳破损,操作人员可以只更换油底壳、无需更换连接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设备维护成本。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底部与所述油底壳顶部通过多个螺纹紧固件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底部与所述油底壳顶部之间还设有密封垫。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发动机,包括缸盖、缸体、曲轴箱和油底壳组件;所述油底壳组件采用如上所述的结构,所述油底壳组件的连接板连接于所述曲轴箱底部。
由于上述油底壳组件具有如上技术效果,因此,包括该油底壳组件的发动机也应当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油底壳组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油底壳组件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分解图。
其中,图1至图4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连接板1;通道11;加强筋12;油底壳2;密封垫3。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为提供一种发动机及其油底壳组件,该油底壳组件在保证储油量的前提下,减小其顶端的宽度和整体深度,从而满足了大梁对油底壳空间的限制,也能避免油底壳组件发生磕碰现象,提高其工作稳定性。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出现的方位名词“宽度”、“长度”和“深度”分别指的是图1中的X方向长度、Y方向长度和Z方向长度;应当理解,这些方位词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基准而设立的,它们的出现不应当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44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套缸式高低压柱塞泵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低压缸背压转子互换的联轴器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