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酶偶联制备β-丙氨酸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253952.X 申请日: 2013-06-25
公开(公告)号: CN103320480A 公开(公告)日: 2013-09-25
发明(设计)人: 焦庆才;刘均忠;毛娉婷;刘茜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大学
主分类号: C12P13/06 分类号: C12P13/06
代理公司: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代理人: 胡锡瑜
地址: 210093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双酶偶联 制备 丙氨酸 方法
【说明书】: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酶法制备β-丙氨酸的方法。

二、背景技术

β-丙氨酸是合成泛酸的前体,泛酸是B族维生素的一种,构成辅酶A的一部分,对于各种组织内的内源代谢能量交换都很重要。随着对β-丙氨酸认识的逐渐加深,β-丙氨酸在医药、食品、化妆品、饲料等领域应用日益广泛,对β-丙氨酸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因此β-丙氨酸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开发价值。

目前根据文献报道β-丙氨酸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化学合成法和生物酶法。

1、化学合成法

化学合成法有丙烯腈法、丙烯酸法、琥珀酰亚胺(丁二酞亚胺)降解法、β-氨基丙腈法,双氰乙基胺法。其中β-氨基丙腈法和丙烯腈法原料价格便宜,但中间产物水解后分离比较困难,特别是β-丙氨酸与副产物分离比较复杂,水解过程生成大量无机盐。该方法的工艺条件要求苛刻,且易发生其它副反应,工业化生产和环保治理难度大,生产成本高。

Buc等以丙烯腈与氨水发生氨化反应生成β-氨基丙腈,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水解,经分离制备β-丙氨酸。

2、生物酶法

(1)腈降解酶

川利洋等利用产有机腈降解酶的微生物催化β-氨基丙腈水解合成β-丙氨酸,微生物Alcaligenes sp. OMT-MY14,Achromobatrer xerosis IF012668,  Pseodonocardia thermophila ATCC19285,AminoBacter aminobrance ATCC23314能够催化β-氨基丙腈水解,其中Alcaligenes sp. OMT-MY14催化效果最佳,在30℃,其游离细胞在缓冲液中催化1.0% β-氨基丙腈水解反应1 h,β-丙氨酸浓度达到47 mmol/L。

田胁新一郎等利用微生物如Micrococcus lysodeikticus ATCC4698、Micrococcus luicus ATCC12698、Corynebacrerium glutamscum ATCC21253等转化β-氨基丙醇,30℃反应30 h,β-丙氨酸浓度达4.0 mg/mL。

(2)天冬酸氨酸-α-脱羧酶

天冬氨-α-脱羧酶酶法生产工艺是以L-天冬氨酸为原料、脱羧酶为催化剂的一步生化反应,其设备简单、反应条件温和、酶活力高、反应速度快、专一性强。脱羧酶法生产β-丙氨酸已成为近年来人们关注和研究的方向。

Wiliamson(J. Biol. Chem. 1979, 254: 8074-8082)等以微生物湿菌体或粗酶液为酶源,以L-天冬氨酸为底物,0.1 mol/L磷酸钾缓冲液(pH 7.5),于42℃酶促转化,反应20 min,得到含β-丙氨酸的反应液,经分离提取制得β-丙氨酸,天冬氨酸-α-脱羧酶Km值约为160 μmol/L。

Cronan(J. Biol. Chem. 1980, 141(3): 1291-1297)以微生物湿菌体或粗酶液为酶源,以L-天冬氨酸为底物,0.1mol/L磷酸钾缓冲液(pH 6.8),于37℃酶促转化,反应1~2 h得到含β-丙氨酸的反应液,经分离提取制得β-丙氨酸,天冬氨酸-α-脱羧酶Km值约为80 μmol/L。

洪敏等(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11, 39(3): 252-256)以L-天冬氨酸为底物,以天冬氨酸-α-脱羧酶基因工程菌(pET-28c(+)-panD)酶法合成了β-丙氨酸,酶活达到186 U。

高丽娟(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以L-天冬氨酸为底物,以天冬氨酸-α-脱羧酶基因工程菌(pET-21c(+)-panD)酶法合成了β-丙氨酸,酶活达到224.96 U。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低成本的直接以富马酸铵为原料双酶法制备β-丙氨酸的方法。本发明以富马酸铵为原料,以天冬氨酸酶和天冬氨酸-α-脱羧酶双酶偶联制备β-丙氨酸。

本发明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达到:

β-丙氨酸的双酶法转化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1)分别将具有天冬氨酸酶和天冬氨酸-α-脱羧酶活性的菌株,在培养基中培养产生高活性的天冬氨酸酶和天冬氨酸-α-脱羧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39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