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加工外罩的方法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52723.6 | 申请日: | 2013-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7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旻洙;韩犉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G06F1/1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王波波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加工 外罩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用于加工外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模内模具的内表面上形成第一细线;
在模内膜上形成第二细线;以及
将模内膜置于模内模具的内部,并且形成外罩,所述外罩包括模内模具的第一细线和模内膜的第二细线,采用模内注射成型使得第一细线与第二细线相互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模内模具的型芯固定板的内表面上形成第一细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刷子、砂纸、激光以及蚀刻中的一种在模内模具上形成第一细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形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层的不均匀表面和在PET膜层的不均匀表面上涂覆具有与PET膜层的不均匀表面相对应的不均匀表面的涂层,在模内膜上形成第二细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涂层形成PET膜的不均匀表面的轮廓,通过模内注射成型将涂层设置在PET膜层上,通过涂覆脱模层将所述PET膜层与模内膜分离,其中所述涂层作为外罩的暴露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模内膜上制备包括第二细线的印刷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模内注射成型将印刷层附着到注入材料上。
8.一种用于加工外罩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模内膜,在所述模内膜上形成第一细线;和
外罩,由模内模具形成,所述外罩具有其上包括第二细线的内表面;
其中模内膜设置于外罩的内部,内表面的第二细线和模内膜的第一细线设置为使得在通过模内注射成型后,第一细线和第二细线相互重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在模内模具的型芯固定板的内表面上形成第二细线。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通过刷子、砂纸、激光以及蚀刻中的一种在模内模具上形成第二细线。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通过形成具有不均匀表面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层和涂覆具有与PET膜层的不均匀表面相对应的表面的涂层,在模内膜上形成第一细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通过模内注射成型来涂覆具有与PET膜层的不均匀表面相对应的表面的涂层,在涂层固化后分离PET膜层。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表示第一细线的印刷层设置在模内膜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印刷层通过模内注射成型设置在注入材料上。
15.一种便携式装置,包括:
多个电子部件,包括无线通信单元、控制器、存储器以及触摸屏显示器;和
外罩,具有用于容纳电子部件的中空空间,所述外罩形成便携式终端的至少部分的外观,
其中模内膜设置在外罩内,所述模内膜上形成有第二细线,通过注入成型在模内模具中形成所述外罩,所述模内模具具有其上包括第一细线的内表面,其中模内模具的内表面的第一细线和模内膜的第二细线设置为使得第一细线和第二细线相互重叠。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中通过刷子、砂纸、激光以及蚀刻中的一种或多种形成模内模具的内表面的第一细线。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中通过形成模内层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层的不均匀表面,形成模内膜的第二细线,涂层设置在不均匀PET膜层上,其中涂层具有与PET膜层的不均匀表面相对应的不均匀表面。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中通过模内注射成型,利用注入材料将与PET膜层的不均匀表面相对应的涂层的不均匀表面附着到PET膜层,其中通过脱模层将PET膜层与模内膜分离,其中涂层作为外罩的暴露表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中包括第二细线的印刷层设置在模内膜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中通过模内注射成型将印刷层设置在模内膜上。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中外罩包括单独的电池盖。
22.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中外罩包括以下的至少一种:
前罩;
后罩,可拆卸地耦合到前罩,以形成容纳电子部件的空间;和
单独的后盖,可拆卸地耦合到后罩,以形成容纳电池的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272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用倒U型吊耳
- 下一篇:多摄像头下的行人匹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