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蓝色荧光单晶碲化锌纳米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51465.X | 申请日: | 2013-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2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陈苏;张强;侯林瑞;凌露霆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19/04 | 分类号: | C01B19/04;C09K11/88;C30B29/48;B82Y40/00;H01L33/5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袁正英 |
地址: | 2118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蓝色 荧光 单晶碲化锌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蓝色荧光单晶碲化锌纳米棒,其特征在于:该纳米棒为单晶结构,其直径为1~12nm,长度为3~150nm;发射波长范是410~430nm;荧光量子产率为20~80%。
2.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色荧光单晶碲化锌纳米棒的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a.以水为水相,锌源的有机溶液中溶有长链配体为油相,在保护气体氛围中高速搅拌以让水油两相充分接触,形成前驱体溶液,其中锌源的有机溶液中锌离子的摩尔浓度为0.01~0.5M;
b.将摩尔浓度为0.1~0.5M的碲氢化钠水溶液注入步骤a的前躯体溶液中,继续搅拌并加热反应;其中锌源与碲源的摩尔比例为1:1~10;
c.反应结束后,将上层有机相的溶液用乙醇沉淀,再经离心、分散,去除未反应的原料即得单晶碲化锌纳米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锌源为硫酸锌、乙酸锌、氯化锌或丙烯酸锌;所述的长链配体为十一烯酸、油酸或硬脂酸;所述的锌源的有机溶液中的有机溶剂为正己烷、甲苯、三氯甲烷或十八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长链配体与锌源的摩尔比为1~10:1;有机溶剂和水的体积比为1:(0.5~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的保护气体为氮气、氩气或者他们的混合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反应是在水浴或者油浴环境下进行的,其中加热反应温度为25~100°C,反应时间为0.5~9h;搅拌的速度为100~300rp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步骤c中的离心速度为3000~15000rpm,离心时间为5~30min。
8.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色荧光单晶碲化锌纳米棒在LED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146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