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梯字符显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48246.6 | 申请日: | 2013-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5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潘伟欣;萧海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伟欣;萧海光 |
主分类号: | G09G3/04 | 分类号: | G09G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方启荣;莫瑶江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字符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显示电梯楼层或者用于显示所输入字符用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梯轿厢内或者各楼层的呼梯面板上,均会设置一个显示装置用于显示当前电梯所在楼层。另外,在某些场合还会设有一个用于集中登记目的楼层的输入装置,当输入目的楼层时,所输入的楼层数会通过一个字符显示装置呈现给使用者以作确认。
现时多数的楼层显示装置为“8”字型的数码管,后来出现有在“8”字内部增加笔段的字符管。如专利号为:201120220924.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以及专利号为:02291921.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
但这些楼层显示装置,由于笔段的设计不够完美,在显示数字以及字母时,其所呈现的字体形象生硬且难以识别。尤其是显示字母的时候,人们通常不能直观快速地判断出所显示的内容,给人们识别内容时造成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笔段数量较少,却能带来数字和字符良好呈现效果的电梯字符显示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
电梯字符显示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字符呈现单元;所述字符呈现单元由一个“0”部和一个“米”部构成;所述“米”部处在“0”部中间;所述“0”部的上横笔由第一笔段构成;所述“0”部的右竖笔包括第二笔段和第三笔段;所述“0”部的下横笔由第四笔段构成;所述“0”部的左竖笔包括第五笔段和第六笔段;所述“米”部的左上笔由第七笔段构成;所述“米”部的右上笔由第八笔段构成;所述“米”部的左下笔由第九笔段构成;所述“米”部的右下笔由第十笔段构成;所述“米”部的竖笔包括第十一笔段和第十二笔段;所述“米”部的横笔包括第十三笔段和第十四笔段;特别地,
对于“0”部:
在第二笔段和第三笔段之间还设有三角形的第十五笔段;第十五笔段的一个边处在“0”部的内侧;第二笔段、第十五笔段和第三笔段共同形成“0”部的右竖笔;
在第五笔段和第六笔段之间还设有三角形的第十六笔段;第十六笔段的一个边处在“0”部的内侧;第六笔段、第十六笔段和第五笔段共同形成“0”部的左竖笔;
第一笔段与第二笔段之间、第三笔段和第四笔段之间、第四笔段与第五笔段之间、第六笔段与第一笔段之间,均形成属于“0部”的外部圆角;
对于“米”部:
构成左上笔的第七笔段、构成右上笔的第八笔段、构成左下笔的第九笔段、构成右下笔的第十笔段均为平行四边形;
所述第十三笔段和第十四笔段均为平行四边形;在第十三笔段和第十四笔段之间还设有平行四边形的第十七笔段;第十三笔段、第十七笔段和第十四笔段共同形成“米”部的横笔;所述第十一笔段和第十二笔段均为平行四边形;第十一笔段、第十七笔段和第十二笔段共同形成“米”部的竖笔;
第十四笔段与第十五笔段正对;第十三笔段与第十六笔段正对。
通过以上17个笔段的特定组合,本发明的电梯字符显示装置可显示数字0至9,以及字母A至Z,并且这样的笔段方案所显示出的内容更为人们所直观理解,字体也更为美观。
为获得更理想的内容呈现效果,所述“0”部和所述“米”部可同时带有小于8°的倾斜。
在使用时,多个字符呈现单元可以同时使用,以表达多位数字,或多个字符,或数字和字符的组合。
本发明的电梯字符显示装置可以是数码管,或单色液晶屏,或CSTN显示屏,或STN显示屏或,或TFT显示屏,或EL片。
本发明可采用现有的数码管或单色液晶屏或CSTN显示屏或STN显示屏的生产工艺制得,具有生产工艺成熟、显示效果优良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字符呈现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笔段;2-第二笔段;3-第三笔段;4-第四笔段;5-第五笔段;6-第六笔段;7-第七笔段;8-第八笔段;9-第九笔段;10-第十笔段;11-第十一笔段;12-第十二笔段;13-第十三笔段;14-第十四笔段;15-第十五笔段;16-第十六笔段;17-第十七笔段;20-电梯字符显示装置;21-字符呈现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梯字符显示装置20是一个单色液晶屏。其包括两个字符呈现单元21。
如图2所示,单个字符呈现单元21由一个“0”部和一个“米”部构成,“米”部处在“0”部中间。本实施例的“0”部和“米”部同时带有5°的倾斜。
如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伟欣;萧海光,未经潘伟欣;萧海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82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