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钴、锌和铁分离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245461.0 | 申请日: | 2013-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2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 发明(设计)人: | 邱建宁;徐纯理;叶文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工信华鑫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C02F1/62;B01D15/08;C22B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3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分离 方法 | ||
1.一种实现钴、锌和铁分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重金属吸附材料和连续吸附交换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S1,向连续吸附交换设备的各个吸附柱中分别填充重金属吸附材料;其中,所述连续吸附交换设备由第一吸附柱、第二吸附柱和第三吸附柱串联组成;
S2,调整含有钴离子、锌离子和铁离子的待处理液的pH为1.0-6.5,得到酸浸液;
S3,将所述酸浸液注入S1操作后的所述连续吸附交换设备;
S4,所述连续吸附交换设备对所述酸浸液进行分离富集提纯,具体包括:将pH为1.0-6.5的所述酸浸液泵入所述连续吸附交换设备的进液口;所述第一吸附柱吸附富集所述酸浸液中的钴离子;从所述第一吸附柱出液口流出的液体调pH为2.0-6.5后泵入所述第二吸附柱的进液口,所述第二吸附柱吸附富集所述酸浸液中的锌离子;从所述第二吸附柱出液口流出的液体调pH为0.5-3.0后泵入所述第三吸附柱的进液口,所述第三吸附柱吸附富集所述酸浸液中的铁离子;
S5,将质量分数为18-25%的硫酸分别冲洗所述第一吸附柱、所述第二吸附柱和所述第三吸附柱;所述第一吸附柱内的所述重金属吸附材料进行解吸操作,经解吸操作后得到含钴离子解吸液和被解吸的所述重金属吸附材料;所述第二吸附柱内的所述重金属吸附材料进行解吸操作,经解吸操作后得到含锌离子解吸液和被解吸的所述重金属吸附材料,所述第三吸附柱内的所述重金属吸附材料进行解吸操作,经解吸操作后得到含铁离子解吸液和被解吸的所述重金属吸附材料;
S6,第一吸附柱内的被解吸的所述重金属吸附材料经过冲洗处理后恢复吸附性能;第二吸附柱内的被解吸的所述重金属吸附材料经过冲洗处理后恢复吸附性能;第三吸附柱内的被解吸的所述重金属吸附材料经过冲洗处理后恢复吸附性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重金属吸附材料实现钴、锌和铁分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金属吸附材料通过以下方法配制:
预处理:在超声场下,将原料硅胶分散于5-8mol/L的盐酸溶液,加热回流10-15小时,其中,原料硅胶与盐酸溶液的质量比为10-12∶1;然后过滤,滤去酸液,滤饼洗涤至中性,150-180℃真空干燥后得到活化硅胶;
硅胶键合反应:向反应容器中加入无水甲苯溶液以及硅烷化试剂,搅拌使硅烷化试剂溶解在无水甲苯溶液中,得到第一溶液,其中,硅烷化试剂与甲苯溶液的质量比为5-8∶1;向活化硅胶中加入无水DMF,搅拌使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溶液,其中,活化硅胶与DMF的质量比为10-12∶1;硅烷化试剂与活化硅胶质量比为5-7∶1;
将第一溶液流加到回流状态的第二溶液中,流加完毕后,继续回流反应30-40小时;降至20-30℃后过滤反应液,滤饼依次用甲醇和甲苯洗涤,然后真空干燥得到所述重金属吸附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工信华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工信华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546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