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硫酚化合物抗氧剂产品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45359.0 | 申请日: | 2013-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9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杜飞;韩斌;赵文文;张璐;李新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323/12 | 分类号: | C07C323/12;C07C319/20;C08K5/37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合物 抗氧剂 产品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硫酚化合物抗氧剂产品的制备方法,涉及抗氧剂产品制备技术领域,硫酚化合物抗氧剂产品特指下式(Ⅰ):
式(Ⅰ)化学名称:2,2'-硫代二乙基双[3-(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酸酯]。
背景技术
2,2'-硫代二乙基双[3-(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酸酯](简称抗氧剂1035),是一种硫酚化合物,属于分子内复合型抗氧化剂,其广泛用于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ABS树脂、各种合成橡胶等高分子材料中。抗氧剂1035与受阻酚类主抗氧剂配合使用,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能够有效提高高分子材料的加工稳定性、耐热稳定性、色泽改良性和耐候性,是硫醚类辅助抗氧剂的主流品种。
工业化生产过程中普遍采用的合成工艺方法是由3-(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酸甲酯(简称3,5-甲酯)、硫代二甘醇为原料,在催化剂氧化二烷基锡等作用下进行酯交换反应,脱出副产物甲醇而生成2,2'-硫代二乙基双[3-(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酸酯],化学反应过程如下:
在制备抗氧剂1035产品过程中,酯交换反应结束后获得反应产物混合液,反应产物混合液中除以抗氧剂1035为主要成分外,还含有一定量的原料、副产物等,需要对其进行重结晶精制,将产品从混合液中分离出来。酯交换反应过程和重结晶精制过程是制备抗氧剂1035产品工艺技术的关键技术,而且两者相互关联,协同影响制备抗氧剂1035产品工艺技术的经济、技术指标。
实际生产过程中原料转化率和产品的选择性不可能达到极值状态,因此反应结束后所获得的反应产物混合液中除以抗氧剂1035为主要成分外,还含有一定量的原料、副产物等,经过实验研究、反应产物混合液中各产物组成的化学结构分析表明,反应产物混合液中所含有S-硫代乙基-3-(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酸酯-S'-乙醇如式(II)和式(III)副产物,两种副产物将不同程度的对重结晶精制过程有着特别不良的影响。式(II)和式(III)副产物的化学结构式如下所示:
制备抗氧剂1035产品过程中,为了使3,5-甲酯的转化率达到最大化程度,并在3,5-甲酯反应物浓度较低的状态下尽可能与式(II)中间体反应生成抗氧剂1035产品,其设计工艺技术参数时一是增加3,5-甲酯与硫代二甘醇的配料比,另一是在反应接近终点时提高反应温度至165-180℃来达到目的,最终反应产物混合液中含有式(II)、式(III)副产物。
在采用乙醇为重结晶溶剂对反应产物混合液进行重结晶分离、提纯产品过程中发现,反应产物混合液含有式(II)或式(III)物质,在冷却结晶后得到的非常细腻的抗氧剂1035产品,产品分散在结晶母液中并形成类似于膏状物系,产品很难从结晶母液中分离出来,即便分离,得到的产品为粉体的团聚物,其中湿含量较大,包裹结晶母液和杂质,着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溶液色度和透光率指标,甚至是产品的纯度。为了得到较好品质产品只能采用两次重结晶方法,第一次重结晶得到了粗产品,第二次重结晶才能达到产品精制提纯的目的,使得工艺过程繁琐,原料和能源消耗增加。(II)或式(III)物质的含量对产品重结晶分离、提纯效果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影响程度与含量成正比例关系,为此在酯交换反应过程要有效的控制(II)或式(III)物质的生成和存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53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式镁合金自行车折叠立管
- 下一篇:怠速补气阀在空滤器上的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