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发根农杆菌高效诱导枳产生毛状根的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42182.9 | 申请日: | 2013-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0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陈春丽;肖璇;张俊红;郭文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82 | 分类号: | C12N15/82;A01H5/06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发根 杆菌 高效 诱导 产生 毛状根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利用发根农杆菌高效诱导枳产生毛状根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1)剥取枳果实种子,1M NaOH 浸泡10min去除果胶,蒸馏水漂洗3-5次后3%次氯酸钠消毒20min,灭菌蒸馏水漂洗3次,去掉内外种皮后播种于MT播种培养基,24-26℃暗处培养30-45d获得无菌苗,取出1500-2000lx光照强度下光照5-7d左右,转绿后挑选健壮无菌苗,将上胚轴切成1.5cm,待用;
(2)利用电转化方法将含DR5::YFP:GUS的双元表达载体质粒导入发根农杆菌MSU440,获得含双元载体的发根农杆菌;
(3)挑取活化后的发根农杆菌单菌落,在含50mg/L 壮观霉素的LB固体培养基上划线,28℃暗培养36-48h,用手术刀片刮取培养好的菌体于添加了20mg/L乙酰丁香酮的MT悬浮培养基中,180rpm、28℃振荡培养1.5-2h后将菌液OD600值调整至0.6-0.8,待用;
(4)将无菌苗上胚轴切段转至含发根农杆菌的MT悬浮培养基中,浸泡20-30min,期间轻轻摇匀2-3次;
(5)无菌滤纸吸干多余菌液后转至含20mg/L乙酰丁香酮的 MT共培养培养基中,21℃ 暗处共培养3-4d;
(6)取共培养结束的外植体,灭菌蒸馏水漂洗3次,无菌滤纸吸干后转至含50mg/L卡那霉素及400mg/L头孢霉素的毛状根诱导培养基上, 24-26℃ 暗处培养14d左右可见白色毛状根从上胚轴切段伤口陆续发出;
(7)当毛状根长至2cm,切取1.5cm左右含根尖部分毛状根继代于含400mg/L头孢霉素 MT基本培养基中,20d继代一次,继代2-3次即可获得无菌的毛状根;
所述的培养基配方如下:
MT播种培养基:MT+25g/L 蔗糖+8g/L 琼脂
MT悬浮培养基:MT+0.5g/L麦芽提取物+1.5g/L谷氨酰胺+40g/L蔗糖+20mg/L乙酰丁香酮
MT共培养培养基:MT+40g/L蔗糖+8g/L琼脂+20mg/L乙酰丁香酮
毛状根诱导培养基:MT+40g/L蔗糖+8g/L琼脂+50mg/L 卡那霉素+400mg/L+头孢霉素
LB固体培养基:酵母提取物5g/L,胰化蛋白胨10g/L,氯化钠10g/L,琼脂15g/L;
所述的DR5::YFP:GUS的双元表达载体质粒,其构建过程是:
DR5由7个11bp的5'-CCTCGTGTCTC-3'串联重复组成;内切酶XhoⅠ和NotⅠ酶切SlIAA14::GUS + YFP载体并回收,将DR5序列用T4 DNA 连接酶连接入回收载体,即构建出DR5::YFP:GUS双元表达载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218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植栽照明装置以及植栽照明系统
- 下一篇:多电源接口LED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