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亚)临界CO2 中制备醋酸纤维素的方法及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42118.0 | 申请日: | 2013-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4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崔洪友;钱绍松;秦菲;王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B3/06 | 分类号: | C08B3/06;C08B3/26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马俊荣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临界 co sub 制备 醋酸 纤维素 方法 及其 装置 | ||
1.一种超(亚)临界CO2中制备醋酸纤维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是以超(亚)临界CO2为介质,以棉短绒和醋酸酐为原料,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制备醋酸纤维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亚)临界CO2中制备醋酸纤维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性催化剂为三氟甲磺酸和/或硫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亚)临界CO2中制备醋酸纤维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前先对棉短绒用含有酸性催化剂的活化液进行活化预处理,含有酸性催化剂的活化液为含有酸性催化剂的醋酸,酸性催化剂、棉短绒与醋酸的质量比为0.01-0.05:1:0.5-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亚)临界CO2中制备醋酸纤维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活化预处理后的棉短绒在超(亚)临界CO2介质中与醋酸酐发生乙酰化反应,得到初级醋酸纤维素;乙酰化反应温度为30-90℃,反应压力为5-30MPa,反应时间为0.5-5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亚)临界CO2中制备醋酸纤维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初级醋酸纤维素进行超(亚)临界CO2萃取,回收未反应的醋酸酐和醋酸得到萃取后的初级醋酸纤维素;萃取温度40-80℃,萃取压力10-30MPa。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亚)临界CO2中制备醋酸纤维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萃取出的醋酸酐和醋酸经减压与CO2分离,回收并循环使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亚)临界CO2中制备醋酸纤维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萃取后的初级醋酸纤维素再经水解、中和酸性催化剂获得二级醋酸纤维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亚)临界CO2中制备醋酸纤维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二级醋酸纤维素经蒸煮除去催化剂和游离醋酸,再经过滤、烘干制得取代度为2.0-2.95的醋酸纤维素产品。
9.一种实现超(亚)临界CO2中制备醋酸纤维素方法的装置,包括高压反应釜(2),其特征在于:高压反应釜(2)与分离器(16)、压缩机(22)、CO2贮罐(21)、高压CO2输送泵(19)形成闭合回路,其中在高压反应釜(2)与分离器(16)之间依次设置截止阀(13)和背压调节阀(1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实现超(亚)临界CO2中制备醋酸纤维素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高压反应釜(2)外部设置加热套(3),加热套(3)上部开设出水口(12),下部开设热水进口(5),高压反应釜(2)内部空间由丝网隔板(4)隔开分成上部棉短绒放置区(11)和下部醋酸酐放置区(10),下部醋酸酐放置区(10)的底部设置磁力转子(6),高压反应釜(2)外部设置与之相适应的磁铁(7),磁铁(7)与电机(8)相连,下部醋酸酐放置区(10)的底部一侧开设高压CO2入口(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211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规模化制备及纯化细菌O-特异多糖的方法
- 下一篇:包装组合及其包装结构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