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ED引线框架超高亮度局部电镀液及其电镀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42021.X | 申请日: | 2013-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08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品高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5/02 | 分类号: | C25D5/02;C25D3/46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谢自安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引线 框架 超高 亮度 局部 电镀 及其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LED引线框架超高亮度局部电镀液,还涉及一种该电镀液的电镀工艺,属于电镀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银,是一种贵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很少,纯银是一种美丽的银白色的金属,其首饰和器皿具有良好的反射率,磨光后可以达到很高的光亮度,在首饰和家庭装饰中用途很广泛。而在一些金属表面镀上一层银,也可以达到纯银的装饰效果,外表光亮细致,耐磨、抗腐蚀、抗变色能力强,具有广泛的应用。以往采用的非光亮镀银工艺存在外观较差,抗蚀力较低,特别是抗硫抗变色能力差,为了出光,通常采用化学抛光或铜刷刷光再浸银,这样既浪费电和时间,又污染环境。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国内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是采用酒石酸锑钾配合有机添加剂(多数是含硫化合物)来获得光亮镀银层,此法因锑及硫的影响,使镀层易变色、脆性大、可焊性不理想。另一种是采用氰化光亮镀银,此法采用一种不含硫的有机光亮剂和适量的酒石酸锑钾配合使用,获得了全光亮银层,解决了镀层易变色、脆性大、可焊性不理想的问题,同时降低了原材料的消耗。但此法由于需要的有机配合物较多,使得影响电镀的因素增多,又增加了工序。
目前大多发光LED光源的电镀银层亮度一般只在GAM1.0~1.2之间,相对发光源来说,镀层亮度偏低,直接影响光源的反光度,同一功率的光源来比较,现有LED光源消耗较多的电能,又达不到发光传送信号的理想效果,而亮度1.5-2.0GAM以上的SMD/TODLED以其高亮度、反光度、低光衰、低热阻的优势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确保电镀出超高亮度银层的LED引线框架超高亮度局部电镀液。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该超高亮度局部电镀液的电镀工艺。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LED引线框架超高亮度局部电镀液,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
其中的光亮剂1为含硒金属光亮剂,光亮剂2为有机物光亮剂。
本发明中的光亮剂1与光亮剂2的体积比为1:1。光亮剂1与光亮剂2的比例搭配不当或者含量均低于10ml/l,就达不到良好的出光效果,两者比例高于1,银镀层杂质偏高,不仅亮度达不到要求,而且相关高温试验也不能通过;比例低于1,银镀层外观会出现不良,亮度也很难达到GAM1.5以上。
本发明中的光亮剂1为Arguna4500Brightener1,光亮剂2为Arguna4500Brightener2,湿润剂为Arguna Wetting Agent32,补充剂为Arguna4500Replenisher Solution,均为市售。
本发明电镀液的优选PH值为8.0~10.0。
光亮剂1含量在11ml/l左右,主要是控制镀层的出光效果,含量过低会导致银层光亮度不够达不到GAM1.5以上,过高则会导致银层纯度偏低,高温试验发白发黑;光亮剂2含量为11ml/l左右,其主要是稳定出光效果,辅助增加银层的光亮度,含量过低会导致银层光亮度不够高,且镀液出光效果不稳定,过高则会导致银层表面脏污,出现瘤状物,甚至会出现银层凹坑,表面不平整等缺陷;湿润剂含量为1ml/l,主要是降低镀液的表面张力,维持镀液的稳定性。
一种上述LED引线框架超高亮度局部电镀液的电镀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在LED引线框架的预镀银层上用银含量为45~55g/l,KCN含量为20~30g/l的镀液以5~15安培/平方分米的电流密度在50℃下电沉积10~15s,全镀沉积一层厚度为0.5~1um的薄银,然后用纯水清洗吹干;
b、将镀薄银的LED引线框架在50~60℃下,以50~100安培/平方分米的电流密度用超高亮局部电镀液电沉积4~10s对LED引线框架的功能区进行局部镀,然后用纯水清洗吹干;
c、将完成功能区局部镀的LED引线框架进行过银保护即可。
本发明电镀工艺中步骤b中局部镀形成的亮银镀层厚度为2~3μm。
本发明电镀工艺中步骤c中的过银保护为在药水AR-1含量为2ml/l的银保护溶液中浸泡30s,该药水AR-1为市售。
本发明中全镀银工序位置的选择也很重要。一定在局部电镀之前实施镀薄银,因为薄银镀层晶格细致,均匀,再在上面点镀亮银效果就比较理想,不能选择薄银的位置在局部镀银之后,这样达不到银层超光亮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品高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品高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20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冗余情节规则的抽取方法
- 下一篇:海绵模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