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引擎熄火与启动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9585.8 | 申请日: | 2013-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78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张福龄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福龄 |
主分类号: | B60W10/06 | 分类号: | B60W10/06;B60Q1/28;B60Q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李涵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引擎 熄火 启动 显示 位置 控制 方法 装置 | ||
一种应用于车辆,简易而有效的引擎熄火与启动及光感应式车辆位置照明的控制方法,及实现控制方法的整合控制装置;特别是一种有益于机车红灯停等时的引擎熄火与再启动的控制方法,是利用机车原有装置的二个刹车控制拉把,与启动按钮间交互搭配,形成二组独立电气信号,以执行引擎熄火或启动的控制操作;让行驶于交通道路上的车辆驾驶者,能轻易达成简捷、安全地操作停等不怠速的控制,并侦测车辆所处环境照度,适时自动开启位置灯以显示车辆位置,以保障于环境照度不佳状态下停等车辆的安全的方法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应用于车辆停等不怠速,简易而有效的车辆引擎熄火与启动的控制方法,及包含通过光感应模式侦测车辆所处的环境照度,适时自动开启位置灯以显示车辆位置,确保车辆安全的整合控制装置;特别是一种关于机车的引擎熄火与再启动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引擎动力车辆的引擎怠速行为,不但虚耗能源不做功、污染空气、徒增温室气体排放,更是造成引擎积碳老化、动力丧失的主因,若能减少引擎的怠速时间与行为,会是有效的环保作为;许多城市或国家施行车辆一定怠速时间内需熄火的政策,来处理这个环保问题,然为何无法施行红灯时汽机车停等需熄火不怠速的政策呢?
各地政府所实施的一定怠速时间内需熄火的政策,主要规范停置于非交通道路上的路旁、停车场等,无交通安全顾虑的车辆引擎怠速行为;可见得实施行驶于道路上,如红灯、平交道车辆暂时停等操作引擎不怠速行为的政策,是各地政府所向往却困难实施的,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即缘于此。
国际上各车厂针对道路行驶中车辆停等不怠速的对应策略,普遍是在车辆上装置各种传感器,通过对车速、引擎转速、引擎温度、电瓶蓄电状况、油门开度等,预设一定的控制条件下,来对引擎执行“自动”熄火与“自动”启动引擎的控制手段,是当前车辆工业最新的主流发展技术,这些技术从各车厂发表新车的技术规格中及相关技术的检索中便可获知。
传统上,车辆的钥匙主开关便肩负着启动引擎与引擎熄火的目的操作,但若想通过钥匙主开关的操作来进行交通道路上短暂停等的熄火与再启动,暂且不论烦琐操作的不便捷,高频率的操作使用,会使钥匙主开关成为易损的消耗品。有些车辆增设一个电器按钮开关来取代钥匙主开关的启动引擎功能;有些车辆增设一个电器按钮开关来取代钥匙主开关的引擎熄火功能,然这单纯的按压开关并无安全机制来预防无预警的触压,可能发生不可预期的功能被执行而产生危害;另有通过各种不同机械结构的装置设计,提供车辆驾驶人以手动方式来控制引擎熄火或启动引擎。
引擎怠速“自动”熄火、油门开度“自动”启动等的最新主流技术发展方向,控制安全考虑上有严密的控管设计,在一定范围内尚可信赖,但装置费用过高,与所能节省的效益不成比例,似有不经济科技之憾,且无法充分应付各种交通状况,使得相关技术仍持续改良发展之中;由于无法充分应付各种交通状况,这类自动怠速熄火装置功能的车辆,必有一个解除自动熄火装置的按钮,由驾驶人解除装置所带来的困扰,来避开所面临不适用的交通状况。
车辆行驶于道路上的停等不怠速技术课题,除了应用于怠速熄火与启动方法及装置的技术研发有待精进外,影响交通安全的潜在因素更是值得关切的技术问题,其中,有些车辆在引擎熄火时车灯会全熄灭,行驶于道路上的这类型车辆其怠速熄火时,处于昏暗环境下车辆位置显示的警示问题,更是须注重的研发重点所在。
有些欧美国家立法规范,要求车辆行驶中必须开启头灯,这就有强制车辆位置显示的警示意图,主要在防范驾驶车辆进入隧道、昏暗环境或有雾的天候下,因驾驶人疏忽开启头灯以凸显车身位置,导致其他车辆驾驶人不注意而发生交通事故。
这种驾驶人疏忽开启头灯的情况也可能发生于夜间;用路人都会有一种共同的驾驶经验,那就是在浓雾或夜间驾驶时,突然发现没开车灯的车辆迎面而来的惊悚经历,不论没开车灯的车辆是转弯、同向或对向,这种情况都会令人捏一把冷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福龄,未经张福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95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