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腐植酸增效磷铵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239009.3 | 申请日: | 2013-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4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 发明(设计)人: | 赵秉强;袁亮;李燕婷;王薇;林治安;温延臣;杨相东;李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5 | 代理人: | 田燕 |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腐植酸 增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腐植酸增效磷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腐植酸增效磷铵由以重量计0.05~1.50份腐植酸增效剂与98.50~99.95份磷铵组成,所述的磷铵是由磷酸一铵与磷酸二铵组成的,其中腐植酸含量为以所述的腐植酸增效磷铵总重量计0.03%~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腐植酸增效磷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腐植酸增效磷铵由0.15~1.05份腐植酸增效剂与98.95~99.85份磷铵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腐植酸增效磷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腐植酸增效磷铵由0.20~0.90份腐植酸增效剂与99.10~99.80份磷铵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腐植酸增效磷铵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如下:
A、腐植酸增效液的制备
将原料风化煤或褐煤粉碎后加入其重量10~12倍的、浓度以重量计0.1%~0.5%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水溶液,加热持续沸腾20~30分钟,然后进行离心分离或过滤,将上清液或滤液加热浓缩至固形物含量为以重量计5%~15%,腐植酸含量为以重量计3%~10%,得到腐植酸增效液A;或者
将浓度以重量计0.1%~1.0%硫酸或硝酸水溶液与腐植酸钠或腐植酸钾按照其重量比3~6∶1进行搅拌混合10~20分钟,然后进行离心分离或过滤,将上清液或滤液加热浓缩至固形物含量为以重量计5%~15%,腐植酸含量为以重量计3%~10%,得到腐植酸增效液B;
B、腐植酸-磷铵料浆的制备
将液氨与浓度以重量计48~52%浓磷酸按照其摩尔比1.0~2.0进行混合,得到一种磷铵反应物料;然后
利用计量泵将步骤A制备的腐植酸增效液A或B与所述的磷铵反应物料按照其重量比1~10:90~99加到预中和反应槽中,在温度115~120℃的条件下充分混匀,得到一种含有腐植酸增效液的磷铵料浆;
C、造粒
将步骤B得到的含有腐植酸增效液的磷铵料浆经管式反应器喷入转鼓造粒机内,对转鼓造粒机的返料进行涂布,造粒得到腐植酸增效磷铵颗粒颗粒,它然后在烘干筒中进行干燥,再进行筛分,得到所述的腐植酸增效磷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腐植酸增效液A或B与所述的磷铵反应物料的重量比是3.0~7.0:93.0~97.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腐植酸增效液A或B与所述的磷铵反应物料的重量比是4.0~6.0:94.0~96.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化煤或褐煤的细度在80目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所述的含有腐植酸增效液的磷铵料浆在所述的管式反应器中在温度115~120℃的条件下停留1~5min。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所述的含有腐植酸增效液的磷铵料浆在所述的转鼓造粒机中在温度50~100℃与转速10~25转/min的条件下停留3~15min。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所述的腐植酸增效磷铵颗粒在所述的烘干筒中在温度60~200℃与转速10~20转/min的条件下干燥5~1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900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