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伊维菌素缓释滴丸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238224.1 申请日: 2013-06-17
公开(公告)号: CN103263397A 公开(公告)日: 2013-08-28
发明(设计)人: 徐莎;杨海涵;房春林;丁晓刚;李超 申请(专利权)人: 成都乾坤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9/22 分类号: A61K9/22;A61K31/7048;A61K47/38;A61P33/10;A61P33/14
代理公司: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代理人: 李高峡;全学荣
地址: 611130 四川省成都市***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菌素 缓释滴丸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伊维菌素缓释滴丸。

背景技术

伊维菌素(ivermectin,IVM)是新型的广谱、高效、低毒抗生素类抗寄生虫药,对体内外寄生虫特别是线虫和节肢动物均有良好驱杀作用。具有选择性的抑制作用,通过与无脊柱动物神经细胞与肌肉细胞中谷氨酸为阀门的氯离子通道的高亲和力结合,从而导致细胞膜对氯离子通透性的增加,引起神经细胞或肌肉细胞超极化,使寄生虫麻痹或死亡。

伊维菌素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味,易溶于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在水中几乎不溶解,微有引湿性。目前最常用的伊维菌素剂型是普通压制片剂,还报道制成预混剂、软膏剂、溶液剂、注射剂、透皮剂等常规剂型及缓释丸剂、埋植剂、微球剂等剂型(扈洪波,等,Ivermectin的制剂研究,中国兽药杂志,1998,32(2):51-53)。

近年来,合成和半合成基质及固体分散技术的应用使滴丸剂有了迅速的发展,为提高临床用药依从性而将难溶性药物制备成缓释滴丸的研究理论不断深入,使缓释滴丸在制备工艺有了很大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伊维菌素缓释滴丸。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了该伊维菌素缓释滴丸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伊维菌素缓释滴丸,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及辅料制备而成:

伊维菌素0.8-1.2份、微晶纤维素12-18份、PEG-6000 24-36份、PEG-400024-36份、硬脂酸9.6-14.4份、单硬脂酸甘油酯8-12份、VE 1.6-2.4份。

进一步优选地,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及辅料制备而成:

伊维菌素1份、微晶纤维素15份、PEG-6000 30份、PEG-4000 30份、硬脂酸12份、单硬脂酸甘油酯10份、VE 2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所述的伊维菌素缓释滴丸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a、称取处方量的辅料微晶纤维素、PEG-6000、PEG-4000、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

b、将处方量的所有辅料加热至70~80℃使其熔融,加入处方量的原料药伊维菌素,充分搅拌,再加入维生素E,搅拌均匀后,在75℃保温条件下,将其熔融的药液滴入盛有二甲基硅油的冷凝柱中,冷凝液上部温度为30℃,底部温度为0℃,成型后取出;再放入离心机中进行脱油,制备得到大小合适的滴丸。

本发明伊维菌素缓释滴丸,兼具缓释剂与滴丸剂的双重优点,一般缓释剂在体内从一开始就是缓慢释放,而缓释滴丸比普通缓释剂释放迅速,同时又兼备缓释剂的特征,在体内释药时间长从而减少用药次数,与传统的滴丸剂相比具有生物利用度高,毒副作用低的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伊维菌素缓释滴丸的方法,改善了伊维菌素的口感便于服用,同时在体内缓慢释放,方便用药作用持久,达到长效驱虫的结果。具体实施方式

试验例1本发明伊维菌素的制备

处方:

制备工艺:

总量以100g计,称取处方量的辅料微晶纤维素、PEG-6000、PEG-4000、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将处方量的所有辅料加热至70~80℃使其熔融,加入处方量的原料药伊维菌素,充分搅拌,再加入稳定剂维生素E,搅拌均匀后,在75℃左右保温条件下,将其熔融的药液滴入盛有二甲基硅油的冷凝柱中,冷凝液上部温度为30℃,底部温度为0℃,成型后取出。再放入离心机中进行脱油处理,然后用合适规格的药筛筛分得到大小合适的滴丸,即成。

处方筛选:

表1 不同辅料成份表

表2 组方筛选

综上可以的出处方筛选结果,最优处方组为第6组。

体外释放度的研究

溶出度以转篮法测定,用乙醇作为溶出递质,转速为100r/min,温度(37±0.5℃),依法测定,分别在1,2,4,6,8,10,12,15h取样5ml,同时补液5ml,经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弃去初滤液后,在最大吸收波长245nm处进行测定。将本发明制备的伊维菌素缓释滴丸与市售伊维菌素片的体外累积释放度作比较结果见表3。

表3 伊维菌素缓释滴丸在介质中的累积释药百分率

伊维菌素缓释滴丸,在遇介质溶解时,药物以微细颗粒或分子形式,所以开始溶出迅速起效,速度比一般片剂快,而其控释骨架结构又使其药物溶出时限增加,从而药物作用时间持久。

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乾坤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乾坤动物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82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