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天尖黑毛茶品质的加工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238099.4 申请日: 2013-06-17
公开(公告)号: CN103262919A 公开(公告)日: 2013-08-28
发明(设计)人: 钟兴刚;刘淑娟;郑红发;黄怀生;李彦;赵熙;粟本文;周浩 申请(专利权)人: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
主分类号: A23F3/06 分类号: A23F3/06;A23F3/08
代理公司: 湖南省国防科技工业局专利中心 43102 代理人: 冯青
地址: 410125***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提高 天尖黑 毛茶 品质 加工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一种食品加工技术,具体是指一种提高天尖(黑毛茶)品质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黑毛茶又按等级分为“芽尖、白毛尖、天尖、贡尖、乡尖、生尖、捆尖”七类,时下市场流通的黑茶产品中,以天尖茶为最佳。天尖茶古时为茶商馈送达官、富商、亲友的高贵礼品,清道光年间(1825年前后)被列为贡品,专供皇室饮用,现成为南方有钱人的一种饮用时尚,该茶既可以泡饮,也可煮饮;既适合清饮亦适合制作奶茶,特别在南方各茶馆煮泡壶茶,家庭煎泡冷饮茶,很合时宜。现在全国许多省、市饮用天尖茶已成为一种潮流,特别是南方的广州、西北的西安。天尖茶采用谷雨时节的鲜叶加工而成,色泽乌黑、口感甘爽、独具纯正松烟香、滋味醇厚、汤色深黄明亮、叶底匀齐尚嫩、且品质稳定,长期饮用具有减肥、降脂、降血、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效。

天尖的成品茶是由天尖的黑毛茶经过筛分、风选、拣剔、高温汽蒸软化、揉捻、烘焙、拼堆、包装等工序制成的成品。天尖的黑毛茶品质对形成最终天尖的成品茶品质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香型、滋味、叶底、汤色及黑茶中重要的功能性成分-茶多糖上有决定性的作用。

针对本发明对现有的提高黑茶品质工艺的现有科技文献的检索:

公开号为CN102388995A的中国专利介绍了一种黑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①鲜叶:采用一芽二、三叶及同等嫩度的对夹叶、单片叶,剔出粗老叶和木质化茶梗,鲜叶进厂后室温下摊凉1小时,②鲜叶处理:鲜叶要求在如下的密封、保温环境内处理,温度21~24℃,湿度80~85%,可控模拟日光萎凋处理15~20分钟,使鲜叶减率在8~12%之间,鲜叶透出清香为宜,③杀青:温度340~380℃,时间7~8分钟,④揉捻:无压揉捻20分钟,轻压揉捻15分钟下机解块待用,⑤渥堆发酵:要求在密封、保温的环境下,用容量相同的自制竹筐渥堆发酵,技术指标:温度28℃(±3℃),湿度80~85%,时间为10小时±1小时,⑥干燥:温度85~110℃烘至含水量≤8%即可,⑦提香:110℃烘40~45分钟,180℃提香5分钟,至含水量≤5%即可。

公开号为CN102273527A的中国专利介绍一种黑茶生产工艺,本发明一种黑茶生产工艺,包括杀青、揉捻、渥堆、干燥1、汽蒸、压制、发酵、干燥2工序,在杀青工序之前,对茶叶原料进行一次灌浆处理,灌浆过程中水与茶叶的质量比为6%-9%;在汽蒸与发酵工序之间加入人工接种菌种,人工接种菌株为冠突散囊菌、假丝酵母菌、黑曲霉菌的一种或几种。通过本发明的工艺,减少了黑茶生产过程中发酵工艺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增加黑茶的产量,同时解决了传统的黑茶生产工艺靠做茶师傅经验及水平控制的问题,利用本工艺生产黑茶时间短,黑茶的一致性好,滋味浓醇,香气纯正,汤色黄红,叶底褐亮。 

公开号为CN102599284A的中国专利介绍了一种黑茶及生产工艺,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⑴黑毛茶初制:从茶树上分级将茶叶含梗采下,经杀青、揉捻、渥堆发酵后,干燥至茶叶含水率低于14﹪,备用;⑵除杂筛分:将步骤⑴制备的黑毛茶用切碎机或破碎机将茶叶整形,去除茶叶中的杂物;⑶加湿蒸茶:将步骤⑵经整形除杂后的茶叶拼配后,加茶汁或饮用水使茶叶的含水率达18﹪~20﹪,同时用高温蒸汽蒸透;⑷渥堆与蒸压定型:将步骤⑶所得茶叶按传统工艺进行渥堆发酵、复蒸后,用模具筑压成型;⑸干燥:按传统工艺干燥,当不同位置的样品水分含量在12﹪时,出烘;⑹包装。

公开号为CN102986933A的中国专利介绍了一种黑茶的制作方法,本发明的特征效果:1、本方法中,在渥堆发酵之前增加加热工序,可以将茶中的霉菌杀死,起到防止霉变的作用,克服了传统工艺在渥堆发酵时由于温度、时间等控制条件把握不准容易,易形成有利于霉菌生长繁殖环境的弊端,可以消除黑茶所谓的“陈味”,防止茶汤浑浊。2、干燥工序只限于在室内进行,可以避免因日晒造成茶汤颜色过度变红变深,使黑茶在储藏环境下自然纯化,最终形成独特茶香,口感更佳。

公开号为CN103053716A的中国专利介绍一种提升黑茶品质的方法,本发明尤其涉及一种采用优化原料组合、采用多态生物酶加工工艺以提升传统黑茶品质的方法及生产工艺。缩短了产品生产周期,提升了黑茶产品的内质,确保了黑茶产品的道地性、功能性。扩大了黑茶产品适用性、改变了产品形态雷同,傻、大、粗、笨的弊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茶叶研究所,未经湖南省茶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80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