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循环水无公害养殖泥鳅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35380.2 | 申请日: | 2013-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9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春;林火民;饶运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浠水县成坤水产品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01K63/04;A23K1/00 |
代理公司: | 黄石市三益专利商标事务所 42109 | 代理人: | 瞿晖 |
地址: | 438200 湖北省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公害 养殖 泥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是一种循环水无公害养殖泥鳅的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泥鳅养殖,目前大多仍是采用开池养殖法,泥鳅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2~30℃,最佳的pH值是7.0~7.5,有很多养殖池依河流或湖泊而建,一般就近取河、湖或池塘中的水作为泥鳅养殖用水,若没有河、湖、池塘,则以自来水为养殖用水,再人工投喂饲料或粪肥进行养殖。这种养殖方式存在以下缺点:
1.河水、湖水水质不稳定,随时有被污染的可能,一旦将受污染的河水或湖水加入泥鳅池中,就会导致泥鳅发病而大面积死亡;
2.人工直接向泥鳅池中投喂饲料或粪肥一方面不能使饲料或粪肥充分利用,另一方面饲料或粪肥直接加入泥鳅池中容易引起泥鳅池水质污染,引起泥鳅的大量发病死亡。目前采用以上方法饲养泥鳅产量仅为600~700斤/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循环水无公害养殖泥鳅的方法;本方法利用泥鳅池外开建的环形水沟,既可改良泥鳅池的水质,调节水温,提供适合泥鳅生长的温度;又可利用水沟中滋生的浮游生物,给泥鳅提供充足的饵料,使泥鳅产量提高4~5倍;同时沟底的淤泥还可用作农肥,一举多得,形成良好的循环生物经济链。
本发明的循环水无公害养殖泥鳅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先环绕泥鳅池开挖宽2~6米的环形水沟,所述泥鳅池是由若干口外形尺寸及深度相同的小泥鳅池构成;该环形水沟深度比小泥鳅池底低0.5~1米,并被分隔成互不相通的两个大小相同的支沟A、支沟B;每口小泥鳅池侧壁上装有阶梯式出水涵管,出水涵管外围设有挡网,该涵管上有水塞;所述泥鳅池的出水涵管与支沟A相连通的那部分为A区泥鳅池,出水涵管与支沟B相通的那部分为B区泥鳅池;
(2)在环形水沟外,距环形水沟5~6米处打有一口深30~40米,直径为3~5米的水井;在离环形水沟10~12米、离水井5~6米处建有两个高于沟平面1.5~2.0米的250~400立方米的鸡粪发酵池A、鸡粪发酵池B;所述水井的出水管与A区、B区中的每口小泥鳅池及支沟A、支沟B上的进水管相连通;所述鸡粪发酵池A、鸡粪发酵池B的排液管均与支沟A、支沟B相通;在环形水沟外围与鸡粪发酵池相对的另一端装有抽水泵,该抽水泵的抽水管分别与支沟A、支沟B相连通,抽水泵的出水管与每口小泥鳅池的进水总管相连通;该抽水泵用来将环形水沟中富含浮游生物的肥水抽到每口小泥鳅池中;在上述各管道上均按工艺需要装有控制闸阀;
(3)将鸡粪加2~3倍水搅拌成浆分别抽入鸡粪发酵池A及鸡粪发酵池B中,再往池中投入生石灰和碳酸氢铵,按鸡粪体积计,生石灰投入量为4kg/m3,碳酸氢铵投入2kg/m3,让鸡粪在发酵池内发酵;
(4)每口小泥鳅池灌水前对池底用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生石灰用量为80~100kg/亩,溶解用水的量为生石灰重量的2~3倍;泼洒一天后,向小泥鳅池加注池体积1/3量的井水,放置7~10天;
(5)将发酵15天以上的鸡粪浆液通过排液管排至支沟A、支沟B中后,首次使用井水补充支沟A、支沟B中的水,使粪水比例达到1∶20~30;以后每次用小泥鳅池中放出的陈水与鸡粪浆液混合,粪水比例相同;再用生石灰化水全沟泼洒,按粪水体积计,生石灰用量为0.3~0.4kg/m3;溶解生石灰用水量为生石灰重量的2~3倍;或用含氯量为30%的漂白粉按0.06kg/m3化水全沟泼洒,经过10天以上的消毒、矿化、分解,支沟的水中已含有80~120万个/立方米的浮游生物;鸡粪发酵池中按步骤(3)的方法添加鸡粪进行发酵循环;
(6)将上述含有浮游生物的肥水加至步骤(4)所处理好的小泥鳅池内,加入量为池体积的1/3;
(7)向已加入肥水的泥鳅池中投放长3~4cm的泥鳅苗8~15万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浠水县成坤水产品专业合作社,未经浠水县成坤水产品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53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