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循环水无公害养殖泥鳅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35380.2 | 申请日: | 2013-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9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春;林火民;饶运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浠水县成坤水产品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01K63/04;A23K1/00 |
代理公司: | 黄石市三益专利商标事务所 42109 | 代理人: | 瞿晖 |
地址: | 438200 湖北省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公害 养殖 泥鳅 方法 | ||
1.循环水无公害养殖泥鳅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先环绕泥鳅池开挖宽2~6米的环形水沟,所述泥鳅池是由若干口外形尺寸及深度相同的小泥鳅池构成;该环形水沟深度比小泥鳅池底低0.5~1米,并被分隔成互不相通的两个大小相同的支沟A、支沟B;每口小泥鳅池侧壁上装有阶梯式出水涵管,出水涵管外围设有挡网,该涵管上有水塞;所述泥鳅池的出水涵管与支沟A相连通的那部分为A区泥鳅池,出水涵管与支沟B相通的那部分为B区泥鳅池;
(2)在环形水沟外,距环形水沟5~6米处打有一口深30~40米,直径为3~5米的水井;在离环形水沟10~12米、离水井5~6米处建有两个高于沟平面1.5~2.0米的250~400立方米的鸡粪发酵池A、鸡粪发酵池B;所述水井的出水管与A区、B区中的每口小泥鳅池及支沟A、支沟B上的进水管相连通;所述鸡粪发酵池A、鸡粪发酵池B的排液管均与支沟A、支沟B相通;在环形水沟外围与鸡粪发酵池相对的另一端装有抽水泵,该抽水泵的抽水管分别与支沟A、支沟B相连通,抽水泵的出水管与每口小泥鳅池的进水总管相连通;该抽水泵用来将环形水沟中富含浮游生物的肥水抽到每口小泥鳅池中;在上述各管道上均按工艺需要装有控制闸阀;
(3)将鸡粪加2~3倍水搅拌成浆分别抽入鸡粪发酵池A及鸡粪发酵池B中,再往池中投入生石灰和碳酸氢铵,按鸡粪体积计,生石灰投入量为4kg/m3,碳酸氢铵投入2kg/m3,让鸡粪在发酵池内发酵;
(4)每口小泥鳅池灌水前对池底用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生石灰用量为80~100kg/亩,溶解用水的量为生石灰重量的2~3倍;泼洒一天后,向小泥鳅池加注池体积1/3量的井水,放置7~10天;
(5)将发酵15天以上的鸡粪浆液通过排液管排至支沟A、支沟B中后,首次使用井水补充支沟A、支沟B中的水,使粪水比例达到1∶20~30;以后每次用小泥鳅池中放出的陈水与鸡粪浆液混合,粪水比例相同;再用生石灰化水全沟泼洒,按粪水体积计,生石灰用量为0.3~0.4kg/m3;溶解生石灰用水量为生石灰重量的2~3倍;或用含氯量为30%的漂白粉按0.06kg/m3化水全沟泼洒,经过10天以上的消毒、矿化、分解,支沟的水中已含有80~120万个/立方米的浮游生物;鸡粪发酵池中按步骤(3)的方法添加鸡粪进行发酵循环;
(6)将上述含有浮游生物的肥水加至步骤(4)所处理好的小泥鳅池内,加入量为池体积的1/3;
(7)向已加入肥水的泥鳅池中投放长3~4cm的泥鳅苗8~15万尾;
(8)所述鸡粪发酵池A或B中的鸡粪浆液每15~20天通过排液管向环形沟支沟A或支沟B中注浆一次,每次排出其中一个发酵池中的全部鸡粪浆液,小泥鳅池中的陈水每10~15天通过池侧壁的阶梯式出水涵管向支沟A或支沟B中换水一次,与鸡粪液混合,每次排出量为池高10~20cm即可;同时通过抽水泵向小泥鳅池中注入支沟A或支沟B含丰富浮游生物的肥水和井水,每次注入量为池高10~20cm;除七、八、九三个月外,其余时间每天人工投喂饲料两次,每次按泥鳅体重每50公斤投喂饲料1.5~2.5公斤;上述两口鸡粪发酵池与支沟A、支沟B和A区、B区小泥鳅池之间注浆、换水及注入肥水时间,需提前计算好,两口鸡粪发酵池及支沟A、支沟B轮换交叉使用,既能满足工艺需要,又能提高设备利用率;
(9)当室外温度高于30℃以上时,每天早晚向每口小泥鳅池各注井水一次,中午向环形沟中注井水一次,每次注水时间为2~3小时;以补充蒸发的水量,还可以降低水温,利于浮游生物繁殖;
(10)所述支沟A或支沟B中形成的淤泥每两个月轮换清理一次,清理出的淤泥作农肥使用;
(11)按步骤(8)循环重复操作,当泥鳅苗经过7~8个月的生长,长度达到15~20cm时,即为可出池销售的成鳅,完成一个生长周期;下一周期重复步骤(3)~(10)的操作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无公害养殖泥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式出水涵管设置在每口小泥鳅池的拐角处,为三级台阶式,每级台阶沿垂直方向上开有出水口,出水口底部与伸至环形沟内的水平方向出水涵管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无公害养殖泥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井旁建一蓄水池,蓄水池比水井井口高1.5~2.0米;该蓄水池的进水管与水井出水管相连,蓄水池的出水管与鸡粪发酵池A、鸡粪发酵池B的进水管相连通;所述蓄水池作为停电或暴雨季节的备用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无公害养殖泥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口小泥鳅池的沟壁均采用水泥进行了护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浠水县成坤水产品专业合作社,未经浠水县成坤水产品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538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