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西洋参竹笋兔肉罐头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26476.2 | 申请日: | 2013-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9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天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212 | 分类号: | A23L1/212;A23L1/314;A23L1/29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6600 安徽省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西洋参 竹笋 兔肉 罐头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西洋参竹笋兔肉罐头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竹笋是一种优秀的保健食品,它还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和膳食纤维,天然生长的竹笋中的膳食纤维无污染、无农药残留,对人体十分有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公开一种西洋参竹笋兔肉罐头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西洋参竹笋兔肉罐头,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竹笋53-58、兔肉13-18、大蓟3-5、地丁2-4、西洋参1-2、枸杞1-2、蒲公英2-3、龙利叶2-2.5、姜叶1-2、萝卜缨粉2-3、胡萝卜丁2-4、豆瓣酱15-18、白酒8-11、大蒜子7-9、食盐适量。
所述的西洋参竹笋兔肉罐头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卤煮:将所述质量份的竹笋去皮后,切成片,将所述质量份的大蓟、地丁、西洋参、枸杞、蒲公英、龙利叶、姜叶用纱布包裹,然后与竹笋一起,用沸水煮30-33分钟,然后将纱布捞出,继续用小火焖15-18分钟;
(2)发酵:卤煮后的竹笋捞出后摊开降温,待竹笋冷却至18-23℃,接种红曲酒糟和甜酒曲,接种量为竹笋质量的0.35-0.55%,拌匀后转移到温室,保持室温24-27℃,接种后每隔6-10小时将竹笋翻一次,当竹笋表面布满菌丝时,即可;
(3)辅料配制:将所述质量份的兔肉用白酒浸泡1-2天,然后晒干,切成丁;
(4)成品:用清水将发酵后的竹笋表面的菌丝洗净,然后加入除豆瓣酱外的其他所述质量份的其它原料,搅拌均匀后加水浸没,在24-30℃下恒温发酵10-14天后,取出晾干,然后加入步骤(3)得到的牛肉干和所述质量份的豆瓣酱,充分搅拌,真空无菌灌装,即得。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生产的方便竹笋香辣可口、香气独特、开胃下饭,购买及携带方便;晕目眩;地丁可以清热解毒,可以减轻肝脏的负担;枸杞对肝肾亏虚、头晕目眩、视力减退、腰膝酸软、虚劳咳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本发明产品还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中药成分,长期食用对人体有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西洋参竹笋兔肉罐头,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竹笋5.5 kg、兔肉1.5 kg、大蓟0.5 kg、地丁0.3 kg、西洋参0.2 kg、枸杞0.2 kg、蒲公英0.3 kg、龙利叶0.25 kg、姜叶0.1 kg、萝卜缨粉0.3 kg、胡萝卜丁0.3 kg、豆瓣酱1.5 kg、白酒1 kg、大蒜子0.8 kg、食盐适量。
所述的西洋参竹笋兔肉罐头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卤煮:将所述质量份的竹笋去皮后,切成片,将所述质量份的大蓟、地丁、西洋参、枸杞、蒲公英、龙利叶、姜叶用纱布包裹,然后与竹笋一起,用沸水煮30分钟,然后将纱布捞出,继续用小火焖15分钟;
(2)发酵:卤煮后的竹笋捞出后摊开降温,待竹笋冷却至20℃,接种红曲酒糟和甜酒曲,接种量为竹笋质量的0.4%,拌匀后转移到温室,保持室温25℃,接种后每隔8小时将竹笋翻一次,当竹笋表面布满菌丝时,即可;
(3)辅料配制:将所述质量份的兔肉用白酒浸泡2天,然后晒干,切成丁;
(4)成品:用清水将发酵后的竹笋表面的菌丝洗净,然后加入除豆瓣酱外的其他所述质量份的其它原料,搅拌均匀后加水浸没,在28℃下恒温发酵12天后,取出晾干,然后加入步骤(3)得到的牛肉干和所述质量份的豆瓣酱,充分搅拌,真空无菌灌装,即得。
本发明生产的方便竹笋香辣可口、香气独特、开胃下饭,购买及携带方便;晕目眩;地丁可以清热解毒,可以减轻肝脏的负担;枸杞对肝肾亏虚、头晕目眩、视力减退、腰膝酸软、虚劳咳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本发明产品还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中药成分,长期食用对人体有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天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天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64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