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甘薯焙烤薄脆片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24418.6 | 申请日: | 2013-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4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心忠;冯永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暨绿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217 | 分类号: | A23L1/217;A23L1/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09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甘薯 薄脆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甘薯焙烤薄脆片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甘薯又名红薯、白薯、紫薯、番薯、红苕、地瓜等,甘薯在全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产量中排名第七位,在我国排名为第四位,仅次于水稻、小麦、玉米。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其产量占世界甘薯生产量的88%。
甘薯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本草纲目》记载甘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阳”的功效。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已从营养学的角度开始重新认识甘薯。经研究证明,一般甘薯含有多种膳食纤维、胡萝卜素A、B、C、E及钾、铁、铜、硒、钙等多种营养成分,被称为最均衡的食品。并有营养瘦身,防癌益寿,通便排毒,降低胆固醇的功效。2007年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评为十三种最佳蔬菜冠军。
由于甘薯是不耐储藏的一种食品原料,所以甘薯常用来加工淀粉、粉丝、饮料、全粉、薯脯等。现有的加工方法对原料的营养成分破坏比较大,加工过程中常使用添加剂来增加产品的稳定性。现有工业化生产的甘薯片多是油炸工艺,高温油炸不仅产品脂肪含量高,并且多次油炸造成油脂的氧化、异味并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而传统的手工薯片通过蒸煮→手工压皮→晾晒→手工成形→手工炒制工艺,不仅时间长,下雨天还无法制作,并且产能太低,仅能用于家庭自用。而甘薯焙烤薄脆片加工产业是甘薯深加工的一个亮点,特别是产品在加工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添加剂,并能在工厂规模化生产,既营养又健康,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甘薯焙烤薄脆片,将手工工艺改为机械化生产,并将手工晾晒工艺通过设备焙烤替代,在保持手工制作出甘薯片的营养口味基础上,大大提高产量,使此产品能在工厂规模化生产,给快速消品市场增加了新的食品产品。给消费者提供了更营养健康的食品。
一种甘薯焙烤薄脆片,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物质制成:
熟甘薯泥: 85~90%;
白砂糖或黑糖: 2~7%;
小麦粉: 3~10%;
红枣: 0.5~3%;
黑芝麻: 0.5~3%;
姜汁: 0.3~2%;
桔皮: 0.1~1%;
盐: 0.2~1%;
水: 10~20%;其中水所占的比重为以上所有原料重量总和的百分比;所述熟甘薯泥为新鲜甘薯去皮后蒸煮制成的甘薯泥。
上述甘薯焙烤薄脆片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新鲜甘薯清洗干净,去皮后切块放入蒸箱里蒸熟,用搅拌机将熟甘薯制成甘薯泥。将红枣和桔皮制成粉末或细小颗粒,将新鲜生姜打成姜汁。
第二步:按用量分别精确称量好各原料物质。
第三步:将白砂糖或黑糖、盐放入10%~20%的水中溶化成溶液。
第四步:将熟甘薯泥、小麦粉及第三步中的水溶液放入搅拌机高速搅拌5分钟,再放入红枣末、桔皮末、姜汁低速搅拌2分钟,制成混合浆料。
第五步:将搅拌均匀的混合浆料倒入LK0005型全自动焙烤机上的注浆桶内。
第六步:设定好全自动焙烤机上、下模板温度165oC及焙烤时间25秒,通过全自动焙烤机注浆、合模、焙烤成型、开模、铲刀脱模生产环节,焙烤出甘薯焙烤薄脆片并进行冷却。
第七步:将冷却好的产品及时包装好。本发明的甘薯焙烤薄脆片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产品中加入了高达85%~90%的新鲜甘薯。甘薯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A、B、C、E及钾、铁、铜、硒、钙等十余种微量元素和亚油酸等,营养价值很高,被营养学家们称为营养最均衡的保健食品。
2.甘薯的蛋白质含量高,可弥补大米、白面中的营养缺失,提高人体对主食中营养的利用率,使人身体健康,延年益寿。
3.甘薯中膳食纤维比较多,对促进胃肠蠕动和防止便秘非常有益,可用来治疗痔疮和肛裂等,对预防直肠癌和结肠癌也有一定作用。
4.脱氢表雄甾酮是甘薯所独有成分,它既防癌又益寿,能有效抑制乳腺癌和结肠癌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暨绿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诸暨绿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44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