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高层门型建筑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22776.3 | 申请日: | 2013-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2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封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0 | 分类号: | E04G2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20007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层 建筑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高层门型建筑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超高层门型建筑作为超高层建筑的一种特殊的结构形式在当今建筑形式中相对来说是比较少见的。其通常包括两幢塔楼,两幢塔楼的顶部被合拢段结构连接起来,相关的超高层双塔的高空合拢施工研究也比较少,尤其是围绕保障超高层双塔合拢施工安全、可靠性,提高施工效率,加快施工进度,构建具有预测、实施、监测、评价和控制功能的施工控制闭环系统不多。现有技术中缺乏能高效、快速、标准化的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快速、标准化的超高层门型建筑的施工方法。
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一种超高层门型建筑的施工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S11:对两幢塔楼的钢结构同步进行施工,然后在已经施工完成的钢结构上进行混凝土施工;
S12:当塔楼的钢结构施工至合拢的高度后,开始对两幢塔楼的合拢段的钢结构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将两幢塔楼的合拢段的钢结构通过两幢塔楼的合拢段桁架的铰接实现临时连接;
S13:当两幢塔楼的核心筒结构的混凝土与钢结构都施工完成,而且两幢塔楼的钢结构外框均至少施工至高于合拢段的钢结构后,根据施工中实际测得的应力数据选择将两个合拢段桁架实施焊接实现固结的时机,固结的同时继续施工合拢段的钢结构,固结完成后合拢段钢结构与外框混凝土同时进行施工。
在所述步骤S11之前还包括步骤S10:根据施工对象与设计要求得到施工中结构部件的预变形量,从而得到施工过程中结构部件变形的预调整数值。
在所述步骤S10中,通过依次实施如下步骤得到施工过程中结构变形的预调整数值:
S101:根据结构安装的精度尺寸要求,确定钢结构部件加工制作和安装的精度尺寸;
S102:确定施工的分阶段及顺序;
S103:根据施工对象、设计要求、步骤S101中得到的精度尺寸数据以及步骤S102确定的施工的分段及顺序进行有限元模型的建模和模拟施工分析;
S104:根据步骤S103中的建模和模拟施工得到的结构部件的形变量确定结构部件加工制作和安装的预调整数值;
在步骤S11与S12的进行过程中不断对结构部件的精度尺寸进行复测,并根据复测所测得的数据对对预调整值进行相应调整。
在所述步骤S11中,还包括在施工过程中对两幢塔楼的沉降进行观测,并依据观测到的沉降数据调整两幢塔楼的标高,使得两幢塔楼的标高统一;两幢塔楼的钢结构施工完成后对两幢塔楼的标高进行复测,并依据复测得到的两幢塔楼的标高偏差值进行钢结构长度的调整,使得两幢塔楼的标高统一。
在所述步骤S11中,两幢塔楼互相检测、复核、校正,对于每一节钢结构的柱子采用坐标投点的方法进行定位,确保两幢塔楼进行同步施工。
两幢塔楼通过全站仪和经纬仪相结合的测量方法实现互相检测、复核、校正。
在所述步骤S12中,还包括将两幢塔楼的钢结构的合拢段桁架、各避难层桁架通过伸臂桁架与核心筒结构的腹杆固结。
在步骤S11前,对超高层门型建筑进行有限元模型的建模,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施工分析。
在施工过程中,在钢结构上选取若干点位,不间断地检测所述若干点位的应力数据,并将测得的应力数据应用到有限元模型和模拟施工中。
在所述步骤S12后,将模拟施工分析得到的理论应力数据与后续施工中实际测得的应力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根据比较分析的结果和设计要求确定步骤S13中将两个合拢段桁架实施焊接实现固结的时机。
本发明先对两幢塔楼分别进行同步施工,再进行合拢段钢结构的施工,在进行合拢段钢结构施工时,本发明选择的合拢段钢结构的固结时机至少满足两幢塔楼的钢结构均至少施工至高于合拢段的钢结构后,和两幢塔楼的核心筒结构的混凝土与钢结构都施工完成两个要求,而不需要等到两幢塔楼的混凝土都施工完在进行合拢段钢结构的固结施工,极大地缩短了工期,同时也给出了一个标准化的、高效的、快速的超高层门型建筑的施工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超高层门型建筑的施工方法施工时合拢段桁架固结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采用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超高层门型建筑的施工方法施工时合拢段桁架固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合拢段桁架;2-第三避难层2;3-第二避难层;4-第一避难层;5-混凝土结构外框;6-钢结构外框;7-核心筒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27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风量调节功能的吸油烟机
- 下一篇:一种强度增强的钢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