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高层门型建筑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22776.3 | 申请日: | 2013-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2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封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0 | 分类号: | E04G2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20007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层 建筑 施工 方法 | ||
1.一种超高层门型建筑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S11:对两幢塔楼的钢结构同步进行施工,然后在已经施工完成的钢结构上进行混凝土施工;
S12:当两幢塔楼的钢结构施工至合拢的高度后,开始对两幢塔楼的合拢段的钢结构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将两幢塔楼的合拢段的钢结构通过两幢塔楼的合拢段桁架的铰接实现临时连接;
S13:当两幢塔楼的核心筒结构的混凝土与钢结构都施工完成,而且两幢塔楼的钢结构外框均至少施工至高于合拢段的钢结构后,根据施工中实际测得的应力数据选择将两个合拢段桁架实施焊接实现固结的时机,固结的同时继续施工合拢段的钢结构,固结完成后合拢段钢结构与外框混凝土同时进行施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层门型建筑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1之前还包括步骤S10:根据施工对象与设计要求得到施工各阶段的结构部件的预变形量,从而得到施工过程中结构部件变形的预调整数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高层门型建筑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0中,通过依次实施如下步骤得到施工过程中结构变形的预调整数值:
S101:根据结构安装的精度尺寸要求,确定钢结构部件加工制作和安装的精度尺寸;
S102:确定施工的分阶段及顺序;
S103:根据施工对象、设计要求、步骤S101中得到的精度尺寸数据以及步骤
S102确定的施工的分段及顺序进行有限元模型的建模和模拟施工分析;
S104:根据步骤S103中的建模和模拟施工得到的结构部件的形变量确定结构部件加工制作和安装的预调整数值;
在步骤S11与S12的进行过程中不断对结构部件的精度尺寸进行复测,并根据复测所测得的数据对对预调整值进行相应调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层门型建筑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 骤S11中,还包括在施工过程中对两幢塔楼的沉降进行观测,并依据观测到的沉降数据调整两幢塔楼的标高,使得两幢塔楼的标高统一;两幢塔楼的钢结构施工完成后对两幢塔楼的标高进行复测,并依据复测得到的两幢塔楼的标高偏差值进行钢结构长度的调整,使得两幢塔楼的标高统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高层门型建筑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1中,两幢塔楼互相检测、复核、校正,对于每一节钢结构的柱子采用坐标投点的方法进行定位,确保两幢塔楼进行同步施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高层门型建筑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两幢塔楼通过全站仪和经纬仪相结合的测量方法实现互相检测、复核、校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层门型建筑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2中,还包括将两幢塔楼的钢结构的合拢段桁架、各避难层桁架通过伸臂桁架与核心筒结构的腹杆固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层门型建筑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1前,对超高层门型建筑进行有限元模型的建模,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施工分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超高层门型建筑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施工过程中,在钢结构上选取若干点位,不间断地检测所述若干点位的应力数据,并将测得的应力数据应用到有限元模型和模拟施工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超高层门型建筑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2后,将模拟施工分析得到的理论应力数据与后续施工中实际测得的应力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根据比较分析的结果和设计要求确定步骤S13中将两个合拢段桁架实施焊接实现固结的时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277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风量调节功能的吸油烟机
- 下一篇:一种强度增强的钢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