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止血功能的难溶性多糖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22368.8 | 申请日: | 2013-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80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发明(设计)人: | 范杰;李云龙;廖晓峰;尚小强;陈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5/14 | 分类号: | A61K35/14;A61K35/16;A61K9/06;A61K9/70;A61K9/16;A61L15/40;A61L15/28;A61L15/44;A61P7/0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27***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止血 功能 难溶性 多糖 复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具有止血功能的难溶性多糖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物包括难溶性多糖和血液成分,所述的血液成分是全血或血浆,所述的难溶性多糖是不溶于全血或血浆的高分子多糖;所述的复合物中难溶性多糖与血液成分的混合比例为难溶性多糖:血液成分的质量比为1:8~1: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难溶性多糖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难溶性多糖复合物中还进一步包括无机离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难溶性多糖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离子选自钙离子、镁离子、锶离子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难溶性多糖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离子在血液成分中的浓度为2mM~10mM。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难溶性多糖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难溶性多糖选自天然的高分子多糖、改性的高分子多糖或者它们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难溶性多糖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的高分子多糖选自羧基改性的高分子多糖、氨基改性的高分子多糖、巯基改性的高分子多糖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难溶性多糖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分子多糖选自纤维素、木质素、淀粉、壳聚糖、琼脂糖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难溶性多糖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分子多糖选自纤维素、木质素、淀粉、壳聚糖、琼脂糖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难溶性多糖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血为人或动物的全血。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难溶性多糖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血浆为纯的血浆,或者包含血细胞的血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难溶性多糖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血细胞选自红细胞、白细胞、巨噬细胞、血小板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多种。
12.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止血功能的难溶性多糖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难溶性多糖与血液成分混合,制得难溶性多糖-血液成分复合材料,所述的血液成分是全血或血浆,所述的难溶性多糖是不溶于全血或血浆的高分子多糖;所述的混合温度为5~37℃,所述的混合时间为10~60min;
2)将上述难溶性多糖-血液成分复合材料干燥,制得具有止血功能的难溶性多糖复合物;所述的复合物中难溶性多糖与血液成分的混合比例为难溶性多糖:血液成分的质量比为1:8~1:0.5。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所采用的方式选自声波、搅拌、涡旋或用注射器多次抽吸。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燥所采用的方法为真空干燥或冷冻干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干燥温度为20℃~38℃,时间为0.5~5h。
16.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止血功能的难溶性多糖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难溶性多糖、血液成分、无机离子混合,制得难溶性多糖-血液成分复合材料,所述的血液成分是全血或血浆,所述的难溶性多糖是不溶于全血或血浆的高分子多糖;所述的混合温度为5~37℃,所述的混合时间为10~60min;
2)将上述难溶性多糖-血液成分复合材料干燥,制得具有止血功能的难溶性多糖复合物;所述的复合物中难溶性多糖与血液成分的混合比例为难溶性多糖:血液成分的质量比为1:8~1:0.5。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所采用的方式选自声波、搅拌、涡旋或用注射器多次抽吸。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燥所采用的方法为真空干燥或冷冻干燥。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干燥温度为20℃~38℃,时间为0.5~5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236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绿原酸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效蒸馏海水淡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