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外延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20372.0 | 申请日: | 2013-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6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丽;魏世祯;谢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灿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12 | 分类号: | H01L33/12;H01L3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徐立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光二极管 外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外延片。
背景技术
作为信息光电子新兴产业中极具影响力的新产品,发光二极管具有体积小、使用寿命长、颜色丰富多彩、能耗低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照明、显示屏、信号灯、背光源、玩具等领域。其中,发光二极管一般包括外延片以及设于外延片上的电极。
外延片一般包括衬底、以及依次层叠在衬底上的缓冲层、n型层、多量子阱层和p型层。由于n型层和多量子阱层之间存在晶格失配,导致外延片的晶体质量较差,容易形成漏电流,为了克服该缺陷,一般会在n型层与多量子阱层之间生长一层InGaN层以减小n型层与多量子阱层的晶格失配。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的外延片中在n型层与多量子阱层之间生长InGaN层,该InGaN层不能有效释放积累在n型层与衬底之间的应力,影响了外延片的质量和发光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外延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外延片,所述外延片包括:
衬底、以及依次层叠在所述衬底上的缓冲层、n型层、多量子阱层和p型层,所述外延片还包括设于所述n型层与所述多量子阱层之间的应力释放层,所述应力释放层为多周期结构,每个周期包括InxGa1-xN层和生长在所述InxGa1-xN层上的GaN层,所述应力释放层各周期结构中的InxGa1-xN层的厚度从下至上递增。
优选地,所述应力释放层各周期结构中的InxGa1-xN层的In含量从下至上递增。
进一步地,所述InxGa1-xN层中,x的取值范围为0.03~0.1。
优选地,所述应力释放层中每个周期结构中的GaN层分布掺杂有Si。
进一步地,所述应力释放层中各周期结构中的GaN层的Si的掺杂浓度从下至上递减。
优选地,所述多周期结构中至少一个周期结构的InxGa1-xN层为多层结构。
优选地,所述多层结构包括第一子层和设于所述第一子层上的第二子层,所述第一子层和所述第二子层均包括若干个InxGa1-xN层,且所述第一子层各InxGa1-xN层中的In含量从下至上递增,所述第二子层各InxGa1-xN层中的In含量从下至上递减。
优选地,所述多层结构包括第三子层、以及依次层叠在所述第三子层上的第四子层和第五子层,所述第三子层、所述第四子层和所述第五子层均包括若干个InxGa1-xN层,且所述第三子层中各InxGa1-xN层的In含量从下至上递增,所述第四子层中各InxGa1-xN层的In含量从下至上保持不变,所述第五子层中的各InxGa1-xN层的In含量从下至上递减。
可选地,所述多量子阱层为超晶格结构,所述超晶格结构由InaGa1-aN层和GaN层相互交叠而成,且所述应力释放层各周期结构中的InxGa1-xN层中的In含量均低于所述InaGa1-aN层中的In含量。
可选地,所述p型层包括依次层叠在所述多量子阱上的p型电子阻挡层和p型GaN接触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n型层与多量子阱层之间设置应力释放层,该应力释放层是多周期结构,且应力释放层各周期结构中的InxGa1-xN层的厚度从下至上递增,可以逐步释放衬底与n型层之间积累的应力,提高了外延片的发光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灿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灿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03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