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刚性建筑模板支撑组合结构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18681.4 | 申请日: | 2013-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68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叙白;朱国防;刘鹏;王广伟;倪良才;郭宇光;尚培晓;徐娜;梁爽;毛洪修;叶瑞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国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48 | 分类号: | E04G11/48;E04G2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1 | 代理人: | 郭增欣 |
地址: | 450047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刚性 建筑 模板 支撑 组合 结构 施工 方法 | ||
1.一种新型刚性建筑模板支撑组合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组合结构包括碗扣架体、U型顶撑、主梁龙骨、副梁龙骨、顶板模板构成,主梁龙骨与副梁龙骨通过活动连接形成模板支撑平面,主梁龙骨与U型顶撑连接形成支撑整体,U型顶撑下设有碗扣架体;
其中,主梁龙骨由外套和梁芯组成,外套能够沿着梁芯滑动,外套两侧设有挂槽;副梁龙骨由副梁梁体和两端的卡片组成,两端的卡片分别卡在主梁龙骨的挂槽内,与主梁形成牢固的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挂槽为L型构件,挂槽和外套之间为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外套为多个,外套的数量与副梁龙骨的数量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副梁龙骨的长度为1150mm,副梁龙骨的间距为300mm,主梁龙骨的间距为副梁龙骨的长度加70mm;碗扣架体的立杆间距离为1200mm×9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主梁龙骨、副梁龙骨采用2mm-2.5mm厚的冷轧C型钢制成;顶板模板为15mm厚的多层板。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刚性建筑模板支撑组合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工序:碗扣架体搭设、U型顶撑安装、主梁龙骨和副梁龙骨搭设、现场堆荷试验、抄平、模板铺设和模板拆除,具体步骤为:
(1)碗扣架体搭设
根据模板的排列图架搭设碗扣架体立杆,碗扣架体立杆的间距根据楼板混凝土的重量与施工荷载的大小在模板设计中确定;
(2)U型顶撑安装 将U型顶撑居中安装在碗扣架体的立杆上,并调整好高度;
(3)主梁龙骨、副梁龙骨搭设 按房间净宽度调整主梁龙骨长度,在U型顶撑上居中放置主梁龙骨,两主梁龙骨之间在U型顶撑处连接;将主梁龙骨的外套套在梁芯上,外套的数量和副梁龙骨的数量相匹配;
主梁龙骨搭设后安装副梁龙骨,在第一根主梁龙骨和第二根主梁龙骨的外套上挂设副梁龙骨,副梁龙骨两端的卡片分别卡在主梁龙骨外套的挂槽内,与主梁龙骨形成牢固的活动连接;按副梁龙骨的间距依次完成其他副梁龙骨的搭接,直至完成整个房间的副梁龙骨安装,抄平并验收;
(4)现场堆荷试验
在顶板模板支撑前进行现场堆积荷载试验,验证主梁、副梁的承载能力,得出承载实际数值;
(5)模板铺设
模板尽量采用整板铺设,模板之间的拼接处采用硬拼缝;铺模板时,模板长边应平行于主梁龙骨,从主梁龙骨的顶端开始铺设,以保证通过调整主梁龙骨使模板的另一边落在副梁龙骨的中心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副梁龙骨的长度为1150mm,主梁龙骨之间的间距为副梁龙骨的长度加70mm;碗扣架体钢管采用外径48mm、壁厚3.5mm的Q235-A级焊接钢管。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副梁龙骨之间的间距为300mm,碗扣架体立杆间的距离为1200mm×9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国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国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868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式房屋系统
- 下一篇:具有刮板角度自动调节功能的自动墙面抹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