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β-D-葡萄糖苷酶的工程菌及其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310217251.0 | 申请日: | 2013-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2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 发明(设计)人: | 杨东辉;陶逸伦;刘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1/21 | 分类号: | C12N1/21;C12N9/42;C12N15/56;C12P19/14;C12R1/19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葡萄 糖苷酶 工程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β-D-葡萄糖苷酶的工程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β-葡萄糖苷酶(β-D-Glucosidase,EC3.2.1.21),又称β-D-葡萄糖苷葡萄糖水解酶,别名龙胆二糖酶、纤维二糖酶(cellobias,CB或β-G)和苦杏仁苷酶。它属于纤维素酶类,是纤维素分解酶系中的重要组成成分,能够水解结合于末端非还原性的β-D-葡萄糖键,同时释放出β-D-葡萄糖和相应的配基。
1837年Liebig和Wohler[1]首次在苦杏仁汁中发现了β-葡萄糖苷酶。该酶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广泛,在植物的种子和微生物中尤为普遍,在动物和真菌体内也发现该酶的存在。β-葡萄糖苷酶的植物来源有人参、大豆等;微生物来源的报道较多,如原核微生物来源的有脑膜脓毒性黄杆菌(Flavobacterium meningosepticum)、约氏黄杆菌(Flavobacterium johnsonae)等,真核生物来源的有清酒酵母(Candidapeltata)、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等;β-葡萄糖苷酶的动物来源有蜜蜂、猪肝、猪小肠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β-葡萄糖苷酶的工程菌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重组菌为将编码SDGBGL蛋白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得到的重组菌;所述SDGBGL蛋白为如下(a)或(b)或(c):
(a)序列表的序列1自N末端第20-775位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质;
(b)由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
(c)将(a)或(b)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具有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由(a)或(b)衍生的蛋白质。
所述编码SDGBGL蛋白的基因可为如下(1)或(2)或(3)或(4)所述的DNA分子:
(1)序列表的序列2自5’末端第58-2328位核苷酸所示的DNA分子;
(2)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DNA分子;
(3)在严格条件下与(1)或(2)限定的DNA序列杂交且编码具有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蛋白的DNA分子;
(4)与(1)或(2)限定的DNA序列至少具有90%以上同源性且编码具有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蛋白的DNA分子。
上述严格条件可为在6×SSC,0.5%SDS的溶液中,在65oC下杂交,然后用2×SSC、0.1%SDS和1×SSC、0.1%SDS各洗膜一次。
所述编码SDGBGL蛋白的基因可通过重组表达载体导入所述大肠杆菌。所述重组表达载体具体可为将所述编码SDGBGL蛋白的基因导入pEASY-E1载体得到的重组质粒。
所述大肠杆菌可为大肠杆菌Rosetta(DE3)。
本发明提供的菌株SDGBGL,是在Escherichia coli Rosetta(DE3)中导入含有目的蛋白的编码基因的重组质粒得到的,已于2013年05月20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保藏号为CGMCC No.7630。
本发明还保护以上任一所述的重组菌在制备β-葡萄糖苷酶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保护以上任一所述的重组菌的发酵上清。制备所述发酵上清的方法可如下:将所述重组菌振荡培养至OD600约为0.6时加入IPTG并使其浓度达到0.5mM,诱导培养后离心收集上清液。制备所述发酵上清的方法具体如下:将所述重组菌接种于含100μg/ml氨苄青霉素的LB培养基,37°C、200rpm振荡培养至OD600约为0.6时加入IPTG并使其浓度达到0.5mM,然后20°C、200rpm振荡培养8小时,然后4°C、5000rpm离心30min并收集上清液。
本发明还保护所述发酵上清在制备β-葡萄糖苷酶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72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临床用间充质干细胞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路面检测方法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