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超温涡轮增压散热器水管及其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15771.8 | 申请日: | 2013-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6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蒋亨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丰茂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11/04 | 分类号: | F01P11/04;F16L11/08;B32B1/08;B32B25/1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天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19 | 代理人: | 张文忠 |
地址: | 315400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超温 涡轮 增压 散热器 水管 及其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领域,特别是一种涡轮增压散热器胶管,具体地说是一种耐超温涡轮增压散热器水管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涡轮增压器在轿车和微型车上的应用比例也在大幅度的上升。涡轮增压器是将发动机排出的尾气回收压缩后输送到发动机燃烧再利用的一种装置,采用涡轮增压器能使更多的空气进入发动机燃烧室,从而使发动机获得最佳的功率输出。现有技术中涡轮增压器进气系统有热端和冷端之分,特别是热端,由于热端的工作环境温度通常是180度,有时瞬间可达到210度,因此对于增压器热端的各种管件来说其性能上的要求会比一般的管件更高。再则由于汽车发动机的内部空间有限,各种管件的空间形状及走向又非常复杂,所以涡轮增压散热器水管不仅要保持好固定的空间形态,又要保证管体内流体介质的流畅性以及较高的耐高温性,因此涡轮增压散热器水管的形态和生产工艺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工艺和稳定的形态是提高该管使用寿命和整车运行质量的前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耐高温、耐热油、耐老化、承压能力强且空间形态稳定,内外径尺寸一致性好的一种耐超温涡轮增压散热器水管及其生产工艺。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耐超温涡轮增压散热器水管,包括胶管本体,胶管本体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内层的有机硅改性EPDM材料的内管橡胶层、中间的纤维线增强层和外层的有机硅改性EPDM材料的外管橡胶层,该胶管本体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前金属卡箍和后金属卡箍,并且胶管本体经挤出硫化成型后至少具有四个主管走向段和两个R弧过渡段。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胶管本体成型有四个主管走向段和两个R弧过渡段,主管走向段包括均具有弧形弯曲走向的前管段和尾管段以及直线型的第一直管段和第二直管段;两个R弧过渡段包括第一R弧过渡段和第二R弧过渡段,前管段、第一R弧过渡段、第一直管段、第二R弧过渡段、第二直管段和尾管段依次相连构成具有复杂空间形态的管体结构。
上述的前金属卡箍卡配安装在前管段上,后金属卡箍卡配安装在后管段上。
上述的前管段和后管段的端口均具有采用两端戴帽硫化模具硫化形成的端口平面。
上述的纤维线增强层为针织机编织的芳纶线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耐超温涡轮增压散热器水管的生产工艺,该工艺依次包括以步骤:
a)、选取胶管本体内管橡胶层和外管橡胶层的胶料组分,内管橡胶层和外管橡胶层的胶料组分如下:
有机硅改性EPDM 100重量份
1#硫化剂 14.5重量份
交联剂TAIC 3.8重量份
防老剂445 1.77重量份
补强剂990 75重量份
增塑剂TP759 8重量份
内脱模剂18D 1重量份
合 计: 204.07重量份
b)、将上述的胶料均匀混合后送入密炼机密炼,再通过开炼机补充混炼后冷却下片制得半成品胶料;
c)、将上述的半成品胶料进行快检试验后,送入直型机头的90挤出机挤出内管橡胶层;
d)、选用12针数的针织机在挤出的内管橡胶层上针织出芳纶线层的纤维线增强层后,采用90挤出机的T型机头直接在织有芳纶线层的内管橡胶层上挤出外管橡胶层,制得含有纤维线增强层的胶管管坯;
e)、将上述的胶管管坯切断至所需的长度,穿模后送入硫化罐硫化,制得成品胶管;
f)、将上述的成品胶管清洗检测后分别安装前金属卡箍和后金属卡箍制得本产品。
上述的步骤b中的胶料采用逆向混合的方法,采用15RPM~20RPM的转子转速,冷却水的进水温度控制在20℃以下,混炼后的出胶温度为50℃~70℃,可以允许填料和助剂在转子的机械作用下先行混合,硫化剂最后加入。
上述的步骤c中直型机头的机头温度为75℃、喂料口的温度为50℃。
上述的步骤d中针织机采用缩扣法针织,针织节距为3mm-5mm,T型机头的机头温度为80℃、喂料口的温度为5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丰茂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丰茂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57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活体浮漂
- 下一篇:一种辊压玻璃制造工艺可行性的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