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掺杂电活性聚酰胺酸、制备方法及其在电致变色方面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10252.2 | 申请日: | 2013-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4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晁单明;王树涛;迟茂强;贾晓腾;刘新才;王策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73/10 | 分类号: | C08G73/10;C09K9/02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张景林;刘喜生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掺杂 活性 聚酰胺 制备 方法 及其 变色 方面 应用 | ||
1.一种含有磺酸基团的侧链型自掺杂电活性聚酰胺酸,其结构式如下: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磺酸基团的侧链型自掺杂电活性聚酰胺酸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1)结构式如(Ⅱ)所示的双胺单体M的合成:首先将摩尔量为无水碳酸钾2倍量的4-氨基苯酚和无水碳酸钾加入到有机溶剂中,电磁搅拌,待溶解后再加入溶剂体积30%~40%的甲苯;在氮气保护下先将体系加热到130~140°C,保持回流2~3小时;待将体系冷至室温后,加入与无水碳酸钾等摩尔量的结构式如(Ⅳ)所示的含有苯胺链段的双氟单体F,将反应体系再加热到130~140°C,加热2~3小时并用甲苯带水,确保带水器中不再有浑浊出现;然后提高反应温度至140~150°C,将甲苯蒸出后,再加热到160~170°C反应5~6小时;停止加热,待体系冷却到室温后,将混合物倾入蒸馏水中,搅拌析出沉淀后,用蒸馏水洗涤沉淀2~3次,将产物在40~50°C的真空烘箱中干燥24~48h,得到双胺单体M,产率为85~91%;
(2)结构式如(Ⅰ)所示聚合物C的合成:将双胺单体M、结构式如(Ⅲ)所示的双胺单体N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完全溶解后加入四甲酸二酐单体,其中,两种双胺单体的摩尔数之和等于四酸二酐单体的摩尔数,且双胺单体M的摩尔数为四酸二酐单体摩尔数的0.2~0.8倍,反应体系质量固含量的百分比25~30%,在磁力搅拌、氮气保护、室温下反应4~5h,得粘度值为0.59~1.21dL/g聚酰胺酸溶液;
双氟单体F:
双胺单体M:
双胺单体N: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有磺酸基团的侧链型自掺杂电活性聚酰胺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四甲酸二酐单体为3,3',4,4'-二苯醚四甲酸二酐、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或3,3',4,4'-二苯甲酮四甲酸二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有磺酸基团的侧链型自掺杂电活性聚酰胺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机溶剂为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或N-甲基吡咯烷酮。
5.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磺酸基团的侧链型自掺杂电活性聚酰胺酸在酸性、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电致变色方面的应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含有磺酸基团的侧链型自掺杂电活性聚酰胺酸在酸性、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电致变色方面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溶液的pH=0~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025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