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机结合的问答系统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09372.0 | 申请日: | 2013-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9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俞志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俞志晨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G06F17/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人机 结合 问答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检索与查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机结合的问答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问答系统是信息检索系统的一种高级形式。它能用准确、简洁的自然语言回答用户用自然语言提出的问题。其研究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的需求。问答系统是目前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中一个倍受关注并具有广泛发展前景的研究方向。
现有的问答系统,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的算法逻辑来实现,基本过程包括问题分析、信息检索和答案抽取三个过程。在这三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用户将无法得到正确的结果。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这种问答系统的可调性较差,无法利用用户问题,让自己变得更加智能,所以当用户再一次输入同样的问提,基于同样的逻辑,用户还是无法获取正确结果,除非对这套问答系统的算法逻辑进行修改。
由此可见,问答系统的可调性已成为影响问答系统准确性和及时性的关键问题。此前,国内某聊天机器人提供了一种调教的功能,用户注册登录后可以对其进行调教,但是这种调教只是机械的将数据强行塞入问答系统里,并且是以某关键词作为索引。这样的话,不管问什么问题,只要涉及到这些关键词,就会返回对应用户调教的内容,于是出现了很多无关的回答。这种问答系统虽然具备了可调性,但并未提高问答系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能力,智能化就更无从谈起了;同时,此调教功能通过程序模块完成,缺乏人工参与,人性化不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人机结合的问答系统及方法,引入人工因素,采用人工调教方式,提高问答系统的自我学习及自我提高能力,同时增加人性化及智能化,保证系统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人机结合的问答系统及方法,包括:
输入模块,用于输入用户语音、文本及操作指令提问信息,采集用户参数信息,并将用户提问信息及用户参数信息全部转换为标准的文本格式信息;
去噪模块,用于对文本格式信息,进行去噪和模块结构化处理;
语义解析模块,用于对去噪和模块化处理的用户提问信息进行语义解析;
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对解析信息进行处理,生成处理结果;
智能决策模块,用于对信息处理结果进行判断及决定;
输出模块,用于根据判断及决定结果输出用户提问答案;
人工客服处理模块,用于接收输出的无回答及错误回答结果,并进行人工处理;
训练模块,用于接收人工处理结果并对该智能决策模块进行训练。
进一步,该输入模块,包括:
语音输入模块,用于用户语音信息输入;
文本输入模块,用于用户文本信息输入;
操作输入模块,用于用户操作指令输入;
参数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的各种参数信息;
文本转换模块,用于将用户提问信息及用户参数信息转换为文本格式信息。
进一步,该语义解析模块,包括:
分词模块,用于建立一套基于现代汉语的语句、句法的分词算法模型,利用大量基础词汇数据,采用最小颗粒分词算法对用户输入的自然语言和指令进行分词;
权重分配模块,用于分词之后,对用户的语境、上下文、偏好及各项参数,进行关键字和意图的初次组合和权重分配,解析出关键字;
结构化组合模块,用于对解析出的关键字进行结构化组合,得到解析结果。
进一步,该信息处理模块,包括:
验证模块,用于判断该语义解析模块的domain信息是否全面,如果不全面,建立本次上下文模型,保存本次对话记录,转入对应的处理平台;如果全面,直接转入对应的处理平台;
处理平台,用于对验证的domain信息进行处理,生成原始结果数据。
一种基于人机结合的问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输入用户语音、文本及操作指令提问信息,采集用户参数信息;
步骤2,将用户提问信息及用户参数信息转换为标准的文本格式信息;
步骤3,对文本格式信息,进行去噪和模块结构化处理;
步骤4,对去噪和模块化处理的用户提问信息进行语义解析;
步骤5,对信息处理结果进行判断及决定;
步骤6,生成用户提问答案,如果答案正确,直接输出;如果答案无答案或答案不正确,将问题提交人工客服处理,根据处理结果重新进行判断及决定,并对判断及决定能力进行训练,输出正确答案。
进一步,该步骤4包括以下子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俞志晨,未经俞志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93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