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机结合的问答系统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09372.0 | 申请日: | 2013-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9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俞志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俞志晨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G06F17/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人机 结合 问答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基于人机结合的问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模块,用于输入用户语音、文本及操作指令提问信息,采集用户参数信息,并将用户提问信息及用户参数信息全部转换为标准的文本格式信息;
去噪模块,用于对文本格式信息,进行去噪和模块结构化处理;
语义解析模块,用于对去噪和模块化处理的用户提问信息进行语义解析;
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对解析信息进行处理,生成处理结果;
智能决策模块,用于对信息处理结果进行判断及决定;
输出模块,用于根据判断及决定结果输出用户提问答案;
人工客服处理模块,用于接收输出的无回答及错误回答结果,并进行人工处理;
训练模块,用于接收人工处理结果并对所述智能决策模块进行训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机结合的问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模块,包括:
语音输入模块,用于用户语音信息输入;
文本输入模块,用于用户文本信息输入;
操作输入模块,用于用户操作指令输入;
参数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的各种参数信息;
文本转换模块,用于将用户提问信息及用户参数信息转换为文本格式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机结合的问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语义解析模块,包括:
分词模块,用于建立一套基于现代汉语的语句、句法的分词算法模型,利用大量基础词汇数据,采用最小颗粒分词算法对用户输入的自然语言和指令进行分词;
权重分配模块,用于分词之后,对用户的语境、上下文、偏好及各项参数,进行关键字和意图的初次组合和权重分配,解析出关键字;
结构化组合模块,用于对解析出的关键字进行结构化组合,得到解析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机结合的问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处理模块,包括:
验证模块,用于判断该语义解析模块的domain信息是否全面,如果不全面,建立本次上下文模型,保存本次对话记录,转入对应的处理平台;如果全面,直接转入对应的处理平台;
处理平台,用于对验证的domain信息进行处理,生成原始结果数据。
5.一种基于人机结合的问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输入用户语音、文本及操作指令提问信息,采集用户参数信息;
步骤2,将用户提问信息及用户参数信息转换为标准的文本格式信息;
步骤3,对文本格式信息,进行去噪和模块结构化处理;
步骤4,对去噪和模块化处理的用户提问信息进行语义解析;
步骤5,对信息处理结果进行判断及决定;
步骤6,生成用户提问答案,如果答案正确,直接输出;如果答案无答案或答案不正确,将问题提交人工客服处理,根据处理结果重新进行判断及决定,并对判断及决定能力进行训练,输出正确答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智能问答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包括以下子步骤:
(1)采用分词算法对用户输入的自然语言和指令进行分词;
(2)对用户的语境、上下文、偏好及各项参数,进行关键字和意图的初次组合和权重分配,解析出关键字;
(3)对解析出的关键字进行结构化组合,得到解析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俞志晨,未经俞志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937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