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四[4-(1-咪唑基)苯基]甲烷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208952.8 | 申请日: | 2013-05-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4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 发明(设计)人: | 郎建平;李端秀;程洪见;任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D233/58 | 分类号: | C07D233/58;C09K11/06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咪唑 苯基 甲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咪唑基团的有机配体的制备,具体涉及一种四[4-(1-咪唑基)苯基]甲烷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含咪唑基配体的配位聚合物,具有独特的光学性质、磁性、催化性和生物活性,而且具备配合物和高分子的特点,在应用新材料、分子识别和超分子自组装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含有多个咪唑基团的有机配体为多齿咪唑配体,具有配位点多,配位能力强,且配位方式丰富等特点。由于咪唑基团具有较好的荧光、紫外等特性,而多齿咪唑配体与金属离子所形成的配位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磁性、吸附等性质,因此合成新的多齿咪唑配体以及利用这些多齿咪唑配体组装簇合物、配位聚合物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现有技术中,关于含有两个或三个咪唑基团的配体的报道较多,部分化合物已成功商业化;但是鲜有研究涉及含有四个咪唑基团的配体。
Seung Uk Son研究小组公开了一种制备四[4-(1-咪唑基)苯基]甲烷的方法,参见:Jaewon Choi, Hye Yun Yang, Dr. Hae Jin Kim, Prof. Seung Uk Son Angew. Chem. Int. Ed. 2010 49:7718-7722,该方法通过经典的一价铜催化乌尔曼偶联反应制得。但是,上述方案用传统的溶液法,反应时间长,需回流2天;同时反应过程用到了二甲亚砜,二氯甲烷等毒性大的有机溶剂,危害环境且后处理复杂,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因此寻找一种原料来源简单、产物收率高、操作简单、安全、环保的方法以有效合成四[4-(1-咪唑基)苯基]甲烷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环境污染少、反应时间短、产物分离方便的制备四[4-(1-咪唑基)苯基]甲烷的方法。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制备四[4-(1-咪唑基)苯基]甲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将四(4-溴苯基)甲烷、碘化亚铜、碳酸钾和咪唑混合均匀,置于容器中,加热反应后得到粗产物1;四(4-溴苯基)甲烷、碘化亚铜、碳酸钾和咪唑的摩尔比为1∶0.4∶6∶8~10;
(2)在上述粗产物1中加入水、乙二胺四乙酸和浓度为25~28%的氨水,浸泡4~6小时,过滤,洗涤,得到粗产物2;其中,乙二胺四乙酸与碘化亚铜的摩尔比为1∶0.5~1;乙二胺四乙酸和氨水的摩尔比为1∶4~6;
(3)上述粗产物2经重结晶后得到浅黄色晶体,即所述的四[4-(1-咪唑基)苯基]甲烷。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1)中的加热方式为微波加热;微波加热时间为90秒,功率为720w。
优选的技术方案,按照摩尔比,四(4-溴苯基)甲烷∶碘化亚铜∶碳酸钾∶咪唑=1∶0.4∶6∶10。
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3)中用于粗产物2重结晶的试剂为甲醇/水混合液;按照体积比,甲醇∶水=1∶4。
本发明采用无溶剂的固相反应法制备目标产物,加热反应前需要将各种原料混合均,所采取的方式没有限定,属于现有技术,本方案优选的混合方式为将各反应物放入坩埚中,通过研磨的方式使其成为粉末后混合均匀。
本发明中,粗产物1含有铜离子、咪唑、碳酸钾等杂质,向粗产物1中加入水、乙二胺四乙酸和氨水后,铜离子即以配合物的形式溶解于水中,咪唑和碳酸钾也可以溶于水,而四[4-(1-咪唑基)苯基]甲烷则以沉淀形式析出,过滤后得到粗产物2,用甲醇/水混合液对粗产物2进行重结晶,从而得到纯净的有机物四[4-(1-咪唑基)苯基]甲烷,整个提纯、后处理过程简单。
上述技术方案可表示如下: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发明在微波加热条件下,通过无溶剂的固相反应制备四[4-(1-咪唑基)苯基]甲烷,由于无需反应溶剂,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使用二甲亚砜来说更加绿色环保;
2.本发明公开的方法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反应的后处理简单,有利于产物的纯化、产物收率高,易于工业化操作;
3.本发明得到的产物具有优良的荧光性能,是一种可以用于制备荧光材料的配体,它经327nm的光激发后,可在400nm处产生较强的发射峰。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四[4-(1-咪唑基)苯基]甲烷的LC-MS液相色谱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四[4-(1-咪唑基)苯基]甲烷的LC-MS质谱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89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