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膜柔性印刷电路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08898.7 | 申请日: | 2013-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3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李立忠;秦晓会;吴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0 | 分类号: | H05K1/00;H05K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印刷 电路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天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F-FPC(Filmless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无膜的柔性印刷电路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印刷电路板)是线路板产品中最复杂、用途最广的一种,特别是因为其具有轻薄、可弯曲、低电压、低消耗功率等特性,可以随着电子产品内部空间的大小及形状进行三维空间的立体配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笔记本电脑、液晶显示器、硬盘、打印机及汽车等产品中。
在现有技术FPC的制作过程中,普通的FPC一般具有单面或者双面板,即一层铜箔或两层铜箔与基板复合,然后再背胶,中间通过一种热熔胶进行粘结;以双层FPC为例,如图1所示,在基材层110的两面分别设置有铜箔层120、铜箔层130、粘胶层140、粘胶层150和覆盖层160、覆盖层170,两层铜箔层120和铜箔层130分别热固化复合在基材层110的上下两面,每一覆盖层160和覆盖层170都通过各自的粘胶层140和粘胶层150覆盖在对应的铜箔层120和铜箔层130之上,从而形成FPC。
而对于现有技术中加盖有基板的FPC的厚度都比较厚,很难满足轻薄和柔韧性要求较高时的特点,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因通信产品的外观形状和通信性能而受到限制,且该种FPC的成本相对较高、工艺比较复杂;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厚度更薄、工艺更加简单,且成本更低的FPC。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降低FPC的成本,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制作工艺简单,成本较低、且没有基材的柔性印刷电路板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F-FPC,该F-FPC主要由覆铜板、阻焊层和粘合层组成,所述阻焊层覆盖在所述覆铜板的一面,且所述覆铜板的另一面覆盖所述粘合层,通过所述粘合层将所述F-FPC与其他部件进行组装贴合,从而实现F-FPC的功能。
较佳地,所述粘合层为一双面胶,所述双面胶的一面与所述覆铜板贴合,所述双面胶的另一面覆盖一离型纸,通过撕下所述离型纸将所述F-FPC与其他部件进行贴装,且所述双面胶的厚度为10-30um,从而降低F-FPC的整体厚度。
较佳地,所述阻焊层附着于所述覆铜板上,通过在所述覆铜板上丝印油墨或复合其他薄膜材料形成所述阻焊层。
较佳地,所述阻焊层的表面还设置有一增强膜,用于提高F-FPC的强度,以及保证F-FPC在贴装过程中不遭到损坏和便于后续的贴装工序。
较佳地,所述增强膜为微粘膜,该微粘膜具有良好的耐化学性能和耐高温性能。
较佳地,所述覆铜板为铜箔,且所述铜箔的厚度为18um或12um,且所述铜箔的厚度并不以此为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无膜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提供一覆铜板,将所述覆铜板的一面与粘合层的一面粘合;
(2)在所述覆铜板上蚀刻线路形状;
(3)在所述覆铜板的另一面上丝印油墨形成阻焊层,防止所述覆铜板氧化;
(4)在所述覆铜板的另一面上进行局部电镀,防止所述覆铜板氧化,并增加覆铜板的可焊性或导通性。
本发明还提供了另外一种无膜柔性电路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提供一铜箔,将所述覆铜板的一面与一增强膜贴合;
(2)在所述覆铜板上蚀刻线路图形;
(3)在所述覆铜板的另一面上丝印油墨形成阻焊层,防止所述覆铜板氧化;
(4)在所述覆铜板的另一面上进行局部电镀,防止所述覆铜板氧化,并增加覆铜板的可焊性或导通性;
(5)将所述覆铜板上的增强膜剥离,并将所述覆铜板与粘合层粘合。
较佳地,所述覆铜板为一铜箔,所述粘合层为一双面胶,所述铜箔的一面与所述双面胶的一面粘合,所述铜箔的另一面通过丝印油墨以及电镀后,所述阻焊层与一微粘膜粘合;且所述双面胶的另一面覆盖一离型纸。
较佳地,所述铜箔的厚度为18um或12um,所述双面胶的厚度为10-30um,且上述两种制备方法中不仅可以通过丝印油墨形成阻焊层,也可以通过复合PET、PI等其他薄膜材料形成阻焊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88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形成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散热器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