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竹类纤维模塑型制品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06766.0 | 申请日: | 2013-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1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平;万永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金晟环保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B1/34 | 分类号: | D21B1/34;D21J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曾少丽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模塑型 制品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模塑制品竹类纤维的制作方法,属于特别涉及生产环保餐具及包装容器所用竹类纤维材料模塑型制品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的环保餐具及包装容器通过合金、陶瓷和普通纸张进行加工而成,而然这样的材料使其产品制造成本高,不利于环保且容易细菌污染等不利现象;
现有竹类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瞬间吸水性、较强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染色性等特性,同时又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而目前市场上的竹类纤维有以下两类:一是用竹浆生产的再生纤维,通常称为竹浆纤维;二是经特殊工艺直接从竹子中提取的纤维。近年来我国在竹原纤维制造方法已有许多发明专利,CN11078520C公告了一种将原竹开条、轧条、形成竹类纤维束制品的制造方法、CN1261290C公告了一种将原竹竹片采用纯物理的方法,通过蒸煮分丝,去糖,去脂肪,蛋白质,淀粉处理后,经机械撞击、撕裂、开松成竹类纤维。然而上述方法生产步,但是上述的多种方法中,其工艺复杂且提取的竹类纤维的杂质含量高,进而不利于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为提出用竹类纤维代替原来餐具及包装容器的材料,故其提供了一种竹类纤维提取纯度高、生产效益高的竹类纤维模塑型制品制作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竹类纤维模塑型制品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精磨:竹类竹类纤维直接进入热研磨机进行机械研磨,使纤维发生断裂破坏纤维素内部氢键的破坏;溶解:将研磨后的竹类纤维溶于有机溶剂进行水力搅拌形成纤维浆,使竹类纤维进行充分的舒展;真空吸附:将纤维浆通过真空泵进行吸水,并使吸水后的竹类纤维吸附在网模上;定型:将网模放置至定型机中,通过高温高压进行定型。
为了完善方案,上述的竹类纤维模塑型制品制作方法中,在步骤a中,竹类纤维在热研磨机的热研磨温度为110-125度,且其在热研磨机的精磨时间为20-30分钟。
为了完善方案,在步骤c中,当竹类纤维吸水后,通过放入网模并下压网模来使竹类纤维吸附在网模上。
为了完善方案,在步骤b中,使竹类纤维发生帚化,同时保持纤维的拉伸强度保持在2.5-2.8cN/dtex,且经过提纯后的纤维含量为60-70%,且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乙醇溶液。
为了完善方案,在步骤c中,其真空泵进行吸水是的压强为3.5-4.5KG。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方法,实现了竹类纤维的60-70%高纯度加工,且通过得到的竹类纤维能够满足环保餐具所需竹类纤维要求,不仅能够实现竹类纤维制备的绿色生产,同时满足环保餐具以及包装容器生产的要求,同时其加工方法简单,在定型加工中使成品表面陶瓷般光滑、美观,进而提高了其成品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竹类纤维模塑型制品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精磨:竹类竹类纤维直接进入热研磨机进行机械研磨,使纤维发生断裂破坏纤维素内部氢键的破坏;溶解:将研磨后的竹类纤维溶于有机溶剂进行水力搅拌形成纤维浆,使竹类纤维进行充分的舒展;真空吸附:将纤维浆通过真空泵进行吸水,并使吸水后的竹类纤维吸附在网模上;定型:将网模放置至定型机中,通过高温高压进行定型。
为了保证其稳定性,是竹类纤维能够充分精磨,在步骤a中,竹类纤维在热研磨机的热研磨温度为110-125度,且其在热研磨机的精磨时间为20-30分钟。
为了使其保证其吸附的量,在步骤c中,当竹类纤维吸水后,通过放入网模并下压网模来使竹类纤维吸附在网模上。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为了保证其真空吸水的效果,保证竹类纤维的纯度,在步骤c中,其真空泵进行吸水是的压强为3.5-4.5KG
竹类纤维具有纤维长、粗,不够柔软的特性,通过将竹类纤维通过精磨、水力搅拌30-50分钟,使纤维呈现最大程度的“帚化”,再通过“真空吸湿”、高温瞬间定型使成品表面如陶瓷般光滑、美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制,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金晟环保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台州金晟环保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67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续排污装置
- 下一篇:用于内窥镜摄像系统的远程控制服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