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梯度孔隙型结构吸波一体化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03791.3 | 申请日: | 2013-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0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陈照峰;汪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派欧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7/00 | 分类号: | H01Q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梯度 孔隙 结构 一体化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波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梯度孔隙型机构吸波一体化材料。
技术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隐身技术作为重大军事技术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研究。战后的美、苏、英、法等世界军事强国都投入了巨额的经费进行研究,并且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可以说,隐身以及反隐身技术的发展程度如何,已成为我军未来打赢高科技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当然在民用方面,吸波材料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例如:在机场,飞机航班因电磁波干扰无法起飞而误点;在医院,移动电话常会干扰各种电子诊疗仪器的正常工作。因此,寻找一吸波材料已成为材料科学的一大课题。所谓吸波材料,是指能够将电磁波转换成为其它形式的能量(如机械能、电能和热能)而消耗掉的材料。经合理的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和适当的制备工艺,吸波材料可以吸收所入射电磁波的大部分能量。可是现在大部分材料要么只是具有吸波功能而不能作为结构件,要么就是作为结构件而不具有吸波功能。本发明克服了上述的缺陷,设计了一种结构吸波一体化的材料,该材料具有优良的吸波及力学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属于吸波材料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结构吸波一体化的吸波材料。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梯度孔隙型结构吸波一体化材料,由基材、表面孔隙和涂层组成,其特征在于孔隙均匀存在于基材的表面,且孔隙率随着距离基材表面的增加而增加。所述的基材为碳,或碳化硅,或上述两种材料混合而成的复合材料。所述的孔隙深度为1~10mm,孔隙占基材表面的面积比率为5~40%,孔隙形状为平行、垂直或弯曲状,孔隙横截面为圆形,或不规则的圆形,直径为0.1~1mm。所述的涂层为碳化硅涂层,或氮化硅涂层,或氧化铁涂层,或上述两种或多种涂层组成的多层涂层或梯度涂层,厚度为10~100μ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由于采用刷涂法,涂层的制备简单,且可应用于形状复杂的构件;(2)所用涂层的材料为碳化硅涂层,或氮化硅涂层,或氧化铁涂层,或上述两种或多种涂层组成的多层涂层或梯度涂层,具有优良的吸波性能;(3)基材上的孔隙不仅能够起到定扎涂层使涂层与基材实现机械咬合的作用,更能够减少电磁波的全反射,使电磁波在孔隙中实现多次反射,最终吸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
实施例
一种梯度孔隙型结构吸波一体化材料,由基材、表面孔隙和涂层组成,其特征在于孔隙均匀存在于基材的表面,且孔隙率随着距离基材表面的增加而增加。所述的基材为C/C复合材料。所述的孔隙深度为5mm,孔隙占基材表面的面积比率为30%,孔隙形状有平行、垂直和弯曲状,孔隙横截面为圆形,直径为0.5mm。所述的涂层为碳化硅和氧化铁所组成的多层涂层,厚度为3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派欧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太仓派欧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37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齿耙式埋栖蛤仔采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拆卸捕鱼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