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针菇菌种检测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03280.1 | 申请日: | 2013-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5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颜丙强;巩玉辉;陈翠翠;宋芳芳;张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嘉沁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 |
地址: | 048205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针菇 菌种 检测 培养基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金针菇菌种检测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属于食用菌菌种退化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金针菇以其滑嫩、柄脆、营养丰富、清香扑鼻而且味道鲜美而著称于世,深受大众的喜爱。由于市场需求量的扩大,近年来金针菇工厂化栽培发展快速,随之也产生了一些列的问题,菌种活性退化是其中影响最大的问题之一。金针菇菌种在PDA培养基中连续传代的过程中,会造成菌种活性的退化,低活性菌种在这种连续的生产过程中如果等到子实体形成阶段才发现,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目前在金针菇工厂化生产中对菌种退化没有形成检测方法,多数工厂靠技术员经验对菌种进行鉴定,鉴定结果存在很大误差,通常是使用了大量退化菌种,造成金针菇的大面积减产或不出菇时才发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检测周期短、准确性高的金针菇菌种活性退化的检测方法和检测培养基配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金针菇菌种检测培养基,所用原料按照以下重量份配比:马铃薯100份-250份,乳糖10份-30份,NH4NO3 1份-3份,KH2PO4 1份-3份,MgSO4·7H2O 0.1份-1.5份,溴百里酚蓝0.01份-0.5份。
作为优选,一种金针菇菌种检测培养基,所用原料按照以下重量份配比:马铃薯180份-220份,乳糖15份-25份,NH4NO3 1.5份-2.5份,KH2PO4 1份-2份, MgSO4·7H2O 0.1份-1 份,溴百里酚蓝0.01份-0.2份。
一种金针菇菌种检测培养基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新鲜马铃薯洗净去皮后切成薄片,称取所述重量的马铃薯薄片,加无菌水1000份,煮沸20min后过滤取滤液,在滤液中加入所述的乳糖、NH4NO3、KH2PO4、MgSO4·7H2O和溴百里酚蓝,混合均匀后调节pH值为7.0-7.4得到培养液,将所述培养液在121℃条件下灭菌30min得到金针菇菌种检测培养基。
一种使用金针菇菌种检测培养基检测金针菇菌种活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如前所述的配方和制备方法配制金针菇菌种检测培养基,将培养基置于无菌培养皿中;将待检测的菌丝在超净工作台中接种到金针菇菌种检测培养基中,在24℃、120r/min条件下振荡培养8-10天;观察培养基的脱色情况,能够使培养基脱色的是活性好的菌种,使培养基颜色变浅或颜色不改变的为退化菌种或失活菌种。
一种使用金针菇菌种检测培养基检测金针菇菌种活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的金针菇菌种检测培养基按照常规方法制成培养平板,将待测菌丝接入带无菌水、玻璃珠的三角瓶中,摇床30min,取0.1mL菌液接种到培养平板上,在24℃条件下培养2-4天;观察培养平板的脱色情况,能够使培养平板产生透明菌斑的是活性好的菌种,使活性平板颜色变浅或颜色不改变的为退化菌种或失活菌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金针菇菌种检测培养基配方简单、药品易得、配制方便,用该金针菇菌种检测培养基检测金针菇菌种的活性,判断菌种活性是否退化具有检测周期短、准确性高的优点,采用培养平板进行检测最短可在三天内完成检测,方便快捷,特别适用于工厂化生产对金针菇菌种活性的检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将新鲜马铃薯洗净去皮后切成薄片,称取200份马铃薯薄片置于大烧杯中,加入1000份无菌水,煮沸20min,过滤取滤液,在滤液中加入乳糖18份、NH4NO3 2.5份、KH2PO4 1.5份、MgSO4·7H2O 1.5份、溴百里酚蓝0.06份,混合均匀后调节pH值为7.0得到培养液,将所述培养液在121℃条件下灭菌30min得到金针菇菌种检测培养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嘉沁农业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嘉沁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32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氟苯胺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