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叠层钼-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92622.4 | 申请日: | 2013-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4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周旭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旭红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410126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叠层钼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叠层钼-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多叠层钼-铜复合材料,由金属钼与纯铜板片交叉叠置复合。它既利用了钼的低膨胀性、高强度,还拥有了铜的高导热导电性能,可通过调节钼、铜的厚度比值来调节其复合片的热膨胀系数及热导率,又能与BeO、Al2O3陶瓷等匹配。相比较目前有常用的铜-钼-铜三叠层复合材料,它主要应用于一些特别重要的场合,尤其是航空航天领域,以及超大功率微波器件、激光器功率外壳、通讯等领域。用作热沉、引线框和多层印刷电路板(PCB)的底膨胀与导热通道。
由于钼、铜之间互不固溶,钼-铜叠层复合材料较难制备,目前主要为铜-钼-铜三叠层复合材料,对多叠层钼-铜叠层复合材料还未见有报道。如公开号为CN102126112A一种电真空器件内电磁屏蔽多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的专利,报道了一种低热膨胀难熔金属与铜、铁材料的多层复合技术,但轧制在其中只应用于铜铁材料的复合,最终的多叠层复合通过扩散焊接实现,由此制备出的成品尺寸及其叠层间结合强度都受限于扩散焊接工艺,这使多叠层材料存在强度偏低、尺寸受限、效率低、成本高等缺点。而公开号为CN102941441A一种高结合强度高精度铜-钼-铜叠层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的专利,采用先扩散焊接后轧制增强及减薄的工艺,但它仅制备铜-钼-铜三叠层材料,难以将钼-铜叠层材料的利用特性最大化。钼作为难熔金属中的一种塑形较差,通常我们获得的钼板表面相对粗糙、厚度偏差也较大,上述铜-钼-铜三叠层的技术方案未控制厚度偏差,则难实现多叠层钼-铜的均匀高结合强度复合。
对于铜-钼-铜三叠层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还有液固结合轧制法,如公开号为CN1408485A的专利,首先将铜板和钼锭置于石墨模中,加热至铜板熔化——冷却——轧制的工艺制备成铜钼铜材料。但该方法生产工艺过程繁多,熔化冷却后铜板的表面质量和轧制后各层厚度不易控制,且采用的电解铜板在氢气氛中易发生氢脆,也难以满足电子工业高纯材料的要求。公开号CN1850436A的专利,采用表面处理、电镀或喷涂、退火、冷轧、后处理五个步骤来,得到具有特殊层厚比的铜钼铜材料,但采用电镀或喷涂方法使铜层变厚困难,电镀的层结合面还会出现离层、星尘、电镀泡等缺陷,而喷涂则使成本过高。以及公开号为CN1843691A的专利,采用表面处理、包覆、热轧、退火、冷轧、后续处理六个步骤来,得到铜钼铜电子封装复合材料,但其中的热轧过程还是易使铜表面产生氧化,且铜、钼的界面结合强度偏低。此相关专利在美国还有US4950554、US4988392和US4957823,但都是采用高温轧制工艺,其工艺较为复杂,对轧制设备的要求大大提高,叠层间结合强度也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高端领域,具有工艺短流程、叠层间结合强度高、更高热导率、更低热膨胀系数、叠层间平行度好的多叠层钼-铜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本发明一种多叠层钼-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第一步,钼、铜片的前处理
选取长宽尺寸相同的多个钼片、铜片,将钼片、铜片上下两表面分别磨削加工至厚度偏差≤±0.05μm,然后,进行光亮化处理至钼片表面光亮度≤Ra0.1μm,铜片表面光亮度≤Ra0.05μm;
第二步,钼、铜片交叉叠置扩散焊接
将第一步处理后的钼片、铜片交叉叠置,保持铜在最外层,得到钼、铜多叠层结构;然后,置于扩散焊接炉内进行扩散焊接;
第三步,轧制
将第二步所得扩散焊接后的钼、铜多叠层结构进行多道次轧制,得多叠层钼-铜复合材料。
本发明一种多叠层钼-铜材料的复合制备方法,所述多叠层结构中钼片数量为2~5片,铜片数量为钼片数量加1。
本发明一种多叠层钼-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铜片与钼片的厚度比为0.25~1。
本发明一种多叠层钼-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铜片选自普通紫铜、无氧铜、脱氧铜、特种铜中的一种;钼片为纯钼片。
本发明一种多叠层钼-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轧制包括冷轧、热轧,轧制在普通两辊或四辊轧机上进行,冷轧道次压下率≤35%,冷轧轧制道次1~10次;热轧道次压下率≤50%,热轧温度为800~900℃,热轧轧制道次1~10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旭红,未经周旭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26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夹头
- 下一篇:铝制板翅式换热器真空钎焊芯体局部泄漏的氩弧修复方法